面部创伤
1865年美国内战中一名私人受伤的插图,两年前被炮弹击中
面部创伤,也称为颌面创伤,是面部的任何身体创伤。面部创伤可能涉及软组织损伤,如烧伤,撕裂和瘀伤,或面部骨折,如鼻骨骨折和下颌骨折,以及眼外伤等创伤。症状特定于受伤类型;例如,骨折可能涉及疼痛,肿胀,功能丧失或面部结构形状的变化。
面部受伤有可能导致毁容和丧失功能;例如,可能导致下颌移动失明或困难。虽然很少有生命危险,但面部创伤也可能致命,因为它可能导致严重出血或干扰气道;因此,治疗中的主要问题是确保气道是开放的而不是受到威胁的,以便患者可以呼吸。根据面部损伤的类型,治疗可包括打开伤口的包扎和缝合,给予冰,抗生素和止痛药,将骨骼移回原位,以及手术。当怀疑骨折时,使用放射线照相进行诊断。对于其他伤害也可能需要治疗,例如创伤性脑损伤,这通常伴随严重的面部创伤。
在发达国家,面部创伤的主要原因曾是机动车事故,但这种机制已经被人际暴力所取代;然而,汽车事故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原因,并且仍然是其他地方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工作包括开展宣传活动,向公众宣传安全带和摩托车头盔等安全措施,以及防止醉酒和不安全驾驶的法律。面部创伤的其他原因包括跌倒,工业事故和运动损伤。
目录
1 症状和体征
2 原因
3 诊断
3.1 分类
4 预防
5 治疗
6 预后和并发症
7 流行病学
8 参考文献
体征和症状
瘀伤,面部创伤的常见症状
与其他骨折一样,面部骨折也可能与周围组织的疼痛,瘀伤和肿胀有关(这种症状也可能在没有骨折的情况下发生)。鼻骨折,颅底或上颌骨可能与大量流鼻血有关。鼻骨骨折可能与鼻子畸形,肿胀和瘀伤有关。面部畸形,例如凹陷的颧骨或不能正确对齐的牙齿,表明存在骨折。不对称可能表明面部骨折或神经受损。患有下颌骨骨折的人经常疼痛并且难以张嘴,并且可能在嘴唇和下巴中麻木。对于Le Fort骨折,中面可能相对于面部或头骨的其余部分移动。
原因
跌倒,殴打,运动损伤和车辆撞击等伤害机制是儿童和成人面部创伤的常见原因。直接攻击,拳头或物体的打击,是面部受伤的常见原因。面部创伤也可能是由于枪伤和爆炸等战时伤害造成的。动物袭击和工伤等工伤也是其他原因。车辆创伤是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当面部撞击车辆内部的一部分(例如方向盘)时,通常会发生创伤。此外,安全气囊在展开时会对脸部造成角膜擦伤和撕裂(割伤)。
诊断
左眶底骨折
射线照相,使用X射线对组织进行成像,用于排除面部骨折。 血管造影(拍摄血管内部的X射线)可用于定位出血源。 然而,面部复杂的骨骼和组织使得难以解释平片。 CT扫描更适合检测骨折和检查软组织,并且通常需要确定是否需要手术,但是更昂贵且难以获得。 CT扫描通常被认为比X射线更明确,更能检测到面部损伤。 CT扫描特别适用于需要CT扫描以评估其他伤害的多重伤害患者。
分类
Le Fort I 型骨折
Le Fort II 型骨折
Le Fort III 型骨折
软组织损伤包括擦伤,撕裂,撕脱,瘀伤,烧伤和冷伤。
面部骨骼
常见的面部骨骼包括鼻骨(鼻子),上颌骨(形成上颌骨的骨头)和下颌骨(下颌骨)。下颌骨可能在其骨联合,体,角,支柱和上骨折。颧骨(颧骨)和额骨(前额)是骨折的其他部位。骨折也可能发生在腭骨和那些聚集在一起形成眼眶的骨折中。
在20世纪初,RenéLeFort绘制了面部骨折的典型位置;这些现在被称为Le Fort I,II和III骨折(右)。 Le Fort I骨折,也称为Guérin或水平上颌骨骨折,涉及上颌骨,将其与上颚分开。 Le Fort II骨折,也称为上颌骨的锥状骨折,穿过鼻骨和眶缘。 Le Fort III骨折,也称为颅面脱离和横向面部骨折,穿过上颌骨的前部并涉及泪骨,椎板和眶底,并且经常涉及筛骨,是最严重的。 Le Fort骨折占面部骨折的10-20%,通常与其他严重损伤有关。 Le Fort根据尸体头骨的工作进行了分类,并且由于大多数中面骨折涉及Le Fort骨折的组合,因此分类系统被批评为不精确和简单化。尽管大多数面部骨折不能精确地遵循Le Fort描述的模式,但该系统仍然用于对损伤进行分类。
预防
减少面部创伤的措施包括强制使用安全带和公共教育的法律,以提高对安全带和摩托车头盔重要性的认识。减少酒后驾车的努力是其他预防措施;已提出改变法律及其执行,以及改变社会对活动的态度。从生物力学研究中获得的信息可用于设计汽车以防止面部损伤。虽然安全带可以减少碰撞中发生的面部伤害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但仅靠安全气囊在防止受伤方面并不十分有效。在运动中,已发现包括头盔在内的安全装置可降低严重面部损伤的风险。可以在运动头盔上增加额外的附件,如面罩,以防止口面伤害(口腔或脸部受伤);护卫也用过。
治疗
治疗的迫切需要是确保气道开放而不受威胁(例如通过组织或外来物体),因为气道受损可以快速且隐蔽地发生,并且可能是致命的。可以手动或使用用于该目的的抽吸工具移除口腔中威胁气道的材料,并且可以提供补充氧气。通过将骨骼移回原位可以减少可能干扰气道的面部骨折;这既可减少出血,又可使骨骼远离气道。由于肿胀,气管插管(将管插入气道以辅助呼吸)可能是困难的或不可能的。在面部创伤存在的情况下,鼻插管,将气管导管穿过鼻子可能是禁忌的,因为如果在颅底存在未被发现的骨折,则可以迫使管穿过它并进入大脑。如果面部损伤妨碍了气管插管或鼻气管插管,可以放置外科气道以提供足够的气道。虽然环形切开术和气管造口术可以在其他方法失败时确保气道,但由于潜在的并发症和手术难度,它们仅作为最后的手段使用。
缝合线可用于闭合伤口。
可以将敷料放在伤口上以保持其清洁并促进愈合,并且可以在可能感染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受伤的人在五年内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可接种破伤风疫苗。撕裂可能需要缝合以止血并促进伤口愈合,尽可能少的疤痕。虽然颌面部出血不足以危及生命,但仍有必要控制这种出血。 1-11%的患者由于面部创伤而发生严重出血,并且这种出血的起因可能难以定位。鼻腔填塞可用于控制可能在鼻孔之间的隔膜上形成的鼻出血和血肿。这种血肿需要排出。轻度鼻腔骨折只需要冰和止痛药,而严重畸形或相关撕裂的断裂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例如将骨骼移回对齐和抗生素治疗。
治疗旨在修复面部的自然骨骼结构,尽可能少留下明显的损伤痕迹。可以用通常由钛制成的金属板和螺钉修复断裂。也可提供可再吸收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都会在生物学上降解并被去除,但没有证据支持它们使用传统的钛板。裂缝也可以连接到位。骨移植是修复骨骼结构,填充缺失部分以及提供结构支撑的另一种选择。医学文献表明,在几小时或几天内早期修复面部损伤会导致更好的功能和外观结果。
通常治疗面部创伤特定方面的外科专家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这些外科医生接受了对下,中,上面创伤的综合管理方面的培训,并且必须进行书面和口腔检查,以检查面部损伤的管理。
预后和并发症
面部侧视图图显示耳朵的耳屏和上唇的中间之间的虚线。该线的中间三分之一是腮腺导管的大致位置。如果面部撕裂穿过这条线,则存在腮腺导管损坏的风险。
面部创伤本身很少对生命构成威胁;然而,它通常与危险的伤害有关,并且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例如阻塞气道。由于出血,周围组织肿胀或结构损坏,气道可能被阻塞。烧伤面部会导致组织肿胀,从而导致气道阻塞。骨折,如鼻,上颌骨和下颌骨骨折的组合可能会干扰气道。如果吞咽,面部或嘴部的血液会引起呕吐,这可能会对气道构成威胁,因为它有可能被吸入。由于气道问题可能在初始伤害后期发生,因此医疗服务提供者必须定期监测气道。
即使面部受伤没有生命危险,它们也有可能导致毁容和残疾,并带来长期的身体和情感结果。面部受伤会导致眼睛,鼻子或下巴功能出现问题,并可能对视力造成威胁。早在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就被认为记录了钝性面部创伤和失明之间的关系。涉及眼睛或眼睑的伤害,如球后出血,可能会威胁视力;然而,面部创伤后的失明并不常见。
颅部伤口可能涉及腮腺导管。如果伤口穿过耳朵的耳屏与上唇之间的线,则更有可能。管道的大致位置是该管线的中间三分之一。
神经和肌肉可能被骨折困住;在这些情况下,骨骼需要迅速回到适当的位置。例如,眼眶底或眼眶内侧壁的骨折可能包埋内直肌或下直肌。在面部伤口中,可能会损坏面部撕裂管和神经。额骨骨折可能会干扰额窦的引流,并可引起鼻窦炎。
感染是另一种潜在的并发症,例如当碎屑被磨成磨损并留在那里时。叮咬造成的伤害具有很高的感染风险。
流行病学
多达50-70%的交通事故幸存者有面部创伤。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来自其他人的暴力已经取代车辆碰撞成为颌面部创伤的主要原因;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交通事故仍是主要原因。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使用增加被认为是颌面创伤发生率降低,但下颌骨骨折(颚骨)并未因这些保护措施而减少。使用摩托车头盔时,颌面部创伤的风险降低了两倍。由于车辆事故导致的面部骨折减少被认为是由于安全带和酒后驾车法,严格执行速度限制和使用安全气囊。在车辆事故中,驾驶员和前座乘客面部创伤的风险最高。
面部骨折按年龄分布在相当正常的曲线中,最高发病率发生在20至40岁之间,12岁以下儿童仅占所有面部骨折的5-10%。儿童大多数面部创伤涉及撕裂伤和软组织损伤。儿童面部骨折发生率较低有几个原因:面部相对于头部其他部位较小,儿童在某些情况下与面部骨折相关的较少,如职业和机动车危险,有较低的儿童面部皮质骨与松质骨的比例,发育不良的鼻窦使骨骼更强壮,脂肪垫为面部骨骼提供保护。
头部和脑部损伤通常与面部创伤有关,特别是上面部;颌面部创伤患者中有15-48%发生脑损伤。共存损伤可影响面部创伤的治疗;例如,他们可能是紧急的,需要在面部受伤前进行治疗。创伤高于颈骨水平的人被认为是颈椎损伤的高风险(颈部脊髓损伤),必须采取特殊预防措施以避免脊柱运动,这可能会加重脊柱损伤。
参考:
Seyfer AE, Hansen JE (2003). pp. 423–24.
Munter DW, McGurk TD (2002). "Head and facial trauma". In Knoop KJ, Stack LB, Storrow AB. Atlas of emergency medicine. New York: McGraw-Hill, Medical Publishing Division. pp. 9–10. ISBN 0-07-135294-5.
Jordan JR, Calhoun KH (2006). "Management of soft tissue trauma and auricular trauma". In Bailey BJ, Johnson JT, Newlands SD, et al. Head & Neck Surgery: Otolaryngology. Hagerstwon, M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pp. 935–36. ISBN 0-7817-5561-1.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7-02-02. Retrieved 2008-10-19.
Neuman MI, Eriksson E (2006). pp. 1475–77.
Kellman RM. Commentary on Seyfer AE, Hansen JE (2003). p. 442.
Allsop D, Kennett K (2002). "Skull and facial bone trauma". In Nahum AM, Melvin J. Accidental injury: Biomechanics and prevention. Berlin: Springer. pp. 254–258. ISBN 0-387-98820-3.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7-11-06. Retrieved 2008-10-08.
Shapiro AJ, Johnson RM, Miller SF, McCarthy MC (June 2001). "Facial fractures in a level I trauma centre: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ve devices and alcohol abuse". Injury. 32 (5): 353–56. doi:10.1016/S0020-1383(00)00245-X. PMID 11382418.
Adeyemo WL, Ladeinde AL, Ogunlewe MO, James O (October 2005).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injuries in Nigeria: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Head & Face Medicine. 1 (1): 7. doi:10.1186/1746-160X-1-7. PMC 1277015. PMID 16270942.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7-12-16.
Hunt JP, Weintraub SL, Wang YZ, Buechter KJ (2003). "Kinematics of trauma". In Moore EE, Feliciano DV, Mattox KL. Trauma. Fifth Edition.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p. 149. ISBN 0-07-137069-2.
Jeroukhimov I, Cockburn M, Cohn S (2004). pp.10–11.
Perry M (March 2008). "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ATLS) and facial trauma: can one size fit all? Part 1: dilemma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multiply injured patient with coexisting facial inju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37 (3): 209–14. doi:10.1016/j.ijom.2007.11.003. PMID 18178381.
Neuman MI, Eriksson E (2006). pp. 1480–81.
"Le Fort I fracture" at Dorland's Medical Dictionary .
Shah AR, Valvassori GE, Roure RM (2006). "Le Fort Fractures". EMedicin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8-10-20.
"Le Fort II fracture" at Dorland's Medical Dictionary .
"Le Fort III fracture" at Dorland's Medical Dictionary .
"Le Fort fracture" at Dorland's Medical Dictionary .
McIntosh AS, McCrory P (June 2005). "Preventing head and neck injury".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Free registration required). 39 (6): 314–18. doi:10.1136/bjsm.2005.018200. PMC 1725244. PMID 15911597.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7-10-09.
Jeroukhimov I, Cockburn M, Cohn S (2004). pp.2–3.
Perry M, O'Hare J, Porter G (May 2008). "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ATLS) and facial trauma: Can one size fit all? Part 3: Hypovolaemia and facial injuries in the multiply injured pati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37 (5): 405–14. doi:10.1016/j.ijom.2007.11.005. PMID 18262768.
Dorri, Mojtaba; Nasser, Mona; Oliver, Richard (2009-01-21). "Resorbable versus titanium plates for facial fractures".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1): CD007158. doi:10.1002/14651858.CD007158.pub2. ISSN 1469-493X. PMID 19160326.
Parks SN (2003). "Initial assessment". In Moore EE, Feliciano DV, Mattox KL. Trauma. Fifth Edition.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p. 162. ISBN 0-07-137069-2.
Perry M, Morris C (April 2008). "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ATLS) and facial trauma: Can one size fit all? Part 2: ATLS, maxillofacial injuries and airway management dilemm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37 (4): 309–20. doi:10.1016/j.ijom.2007.11.002. PMID 18207702.
Perry M, Dancey A, Mireskandari K, Oakley P, Davies S, Cameron M (August 2005). "Emergency care in facial trauma—A maxillofacial and ophthalmic perspective". Injury. 36 (8): 875–96. doi:10.1016/j.injury.2004.09.018. PMID 16023907.
Remick, KN; Jackson, TS (July 2010). "Trauma evaluation of the parotid duct in an austere military environment" (PDF). Military medicine. 175 (7): 539–40. PMID 20684461. Archived (PDF)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6-03-04.
Seyfer AE, Hansen JE (2003). p. 434.
Seyfer AE, Hansen JE (2003). p. 437.
Neuman MI, Eriksson E (2006). p. 1475.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facial fractures follows a relatively normal curve, with a peak incidence between 20 and 40 years of age."
Jeroukhimov I, Cockburn M, Cohn S (2004). p. 11. "The incidence of brain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maxillofacial trauma varies from 15 to 48%. The risk of serious brain injury is particularly high with upper facial inju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