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 发表于 2018-12-10 00:01:33

心理现象:闪回/倒叙(心理学)

闪回或非自愿的复发记忆是一种心理现象,其中个体具有突然的,通常是强大的,重新体验过去的经验或过去经历的要素。 这些经历可以是愉快的,悲伤的,令人兴奋的,或任何其他可以考虑的情感。 该术语特别用于非自愿地召回记忆时,和/或当人们“重温”体验,无法将其完全识别为记忆而不是“实时”发生的事情时。]

目录
1 历史
2 理论叙述
3 神经
3.1 解剖
3.2 长期记忆
3.3 临床研究
3.4 神经影像学调查
3.5 与精神疾病和吸毒的关系
4 在流行文化中
5 参考

历史


赫尔曼艾宾浩斯(1850-1909)
闪回是“你的意识中的个人体验,没有任何有意识的,有预谋的尝试来搜索和检索这种记忆”。这些经历偶尔与手头的情况几乎没有关系。对那些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的闪回会严重扰乱日常生活。

记忆分为自愿(意识)和非自愿(无意识)过程,彼此独立运作。关于记忆的理论和研究可以追溯到Hermann Ebbinghaus,他开始研究无意义的音节。艾宾浩斯分类了三种不同的记忆类型:感觉,短期和长期记忆。感官记忆由特定介质中的简短信息存储组成(在您的视野中挥动烟火后,您看到的线条是由感官记忆产生的)。短期记忆由当前用于完成手头任务的信息组成。长期记忆由用于长期存储记忆的系统组成。它使人们能够记住两天前中午发生的事情,或者昨晚发生的事情。

米勒(1962-1974)宣称不应该研究诸如非自愿记忆之类的脆弱事物。由于对认知心理学学科中的倒叙研究很少,因此似乎已经遵循了这一点。然而,闪回已经在临床学科中进行了研究,并且它们已被确定为许多疾病的症状,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

理论记载
由于非自愿复发记忆的难以捉摸的性质,对闪回的主观体验知之甚少。然而,理论家们认为,这种现象部分是由于特定事件的记忆最初被编码(或输入)到记忆中的方式,记忆的组织方式,以及个人后来回忆起记忆的方式。活动。总的来说,试图解释闪回现象的理论可以分为两个观点之一。特殊机制观点在临床上是因为它认为非自愿记忆是由创伤事件引起的,并且这些事件的记忆可以归因于特殊的记忆机制。另一方面,基本机制视图更加以实验为导向,因为它基于记忆研究。这种观点认为,创伤记忆受到与所有其他日常记忆相同的参数的约束。两种观点都认为,非自愿的复发记忆是由罕见的不常发生的事件引起的。

这些罕见事件引起个人强烈的情绪反应,因为它违反了正常的期望。根据特殊机制视图,事件将导致碎片化自愿编码到存储器中(意味着事件的某些孤立部分将被编码),从而使得有意识的后续存储器检索更加困难。另一方面,非自愿的复发记忆可能变得更加可用,并且这些记忆更可能由外部线索触发。与此相反,基本机制观点认为,创伤事件将导致事件在记忆中的增强和内聚编码,这将使自愿和非自愿记忆更容易被随后召回。

目前争议的问题是构成非自愿记忆的定义标准的性质。直到最近,研究人员认为,非自愿记忆是个体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经历的创伤性事件的结果,但事件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在非自愿回忆事件中丢失。换句话说,遭受倒叙的人失去了所有时间和地点的感觉,他们觉得好像他们正在重新体验事件,而不仅仅是回忆起记忆。这与特殊机制观点一致,因为非自愿(非预期)记忆基于与其自愿(预期)对应物不同的记忆机制。此外,在编辑时经历的初始情绪也在闪回事件期间重新经历,并且当记忆是创伤事件时,这可能特别令人痛苦。还有人证明,个人经历的倒叙的性质是静态的,因为它们在每次入侵时都保持相同的形式。即使个人已经学会了与侵入性记忆中保留的信息直接相矛盾的新信息,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非自愿记忆通常来自指示创伤事件发生的刺激(即导致行为改变的任何事物),或源于仅仅因为这些刺激而对个体具有强烈情感意义的刺激。在时间方面与创伤密切相关。然后这些刺激成为警告信号,如果再次遇到,则用于触发闪回。这被称为警告信号假设。例如,一个人在看到草坪上的太阳斑时会经历一次闪回。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他将太阳斑与他碰撞的车辆前灯联系在一起,造成了可怕的车祸。根据埃勒斯和克拉克的说法,创伤记忆更容易诱发闪回,仅仅因为编码错误,个人未能将上下文信息考虑在内,以及通常与日常记忆相关的时间和地点信息。[ 10]这些个体对于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刺激变得更加敏感,然后创伤事件成为闪回的触发因素(即使围绕刺激的背景可能是不相关的;例如太阳斑与头灯无关)。这些触发器可能在创伤经历期间引起了适应性反应,但如果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人们继续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它们很快就会变得适应不良。

特殊机制观点将通过暗示这些触发激活创伤的碎片记忆而进一步增加这一点,但保护性认知机制起到抑制创伤事件原始记忆的回忆的作用。双重表征理论通过建议两个独立的机制来解释自愿和非自愿的记忆,从而增强了这一理念。第一个被称为语言可访问的记忆系统,后者被称为情境可访问的记忆系统。

与此相反,属于基本机制观点的理论认为,没有单独的机制来解释自愿和非自愿的记忆。 在非自愿和自愿回忆中,对压力事件记忆的回忆没有区别。 相反,它是每种召回类型的检索机制。 在非自愿回忆中,外部触发在记忆中产生不受控制的激活扩散,而在自愿回忆中,这种激活受到严格控制并且是以目标为导向的。

神经科学
解剖学


人脑矢状切面中部


海马体以红色突出显示。
回忆的神经学基础涉及几个大脑区域。内侧颞叶,前躯,后扣带回和前额叶皮层是最常被提及的非自愿记忆。

内侧颞叶通常与记忆相关。更具体地说,叶片已经与情节/陈述性记忆相关联,因此对大脑的这些区域的损害导致对陈述性记忆系统的破坏。位于内侧颞区内的海马体也与记忆过程密切相关。海马体中有许多功能;这些功能还包括内存整合的各个方面。脑成像研究显示闪回激活与记忆检索相关的区域。位于上顶叶和后扣带回的前躯也与记忆恢复有关。此外,研究表明,前额皮质区域的活动与记忆检索有关。

因此,根据它们在记忆恢复中的作用,内侧颞叶,前躯,上顶叶和后扣带回都与闪回有关。[引证需要]

长期记忆
记忆通常分为感觉,短期和长期过程。根据Rasmuseen&Berntsen的说法,2009年,“长期记忆过程可能构成自发思想的核心”。因此,与闪回最相关的存储过程是长期记忆。同样,Rasmuseen&Berntsen在2009年的研究表明,长期记忆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新近效应,唤醒和排练,因为它与可及性有关。与自愿记忆相比,非自愿记忆显示较短的检索时间和较少的认知努力。最后,由于自动处理而产生非自愿记忆,其不依赖于高阶认知监控或执行控制处理。自愿记忆通常与上下文信息相关联,这允许时间和地点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不是闪回的真实情况。根据Brewin,Lanius et al,2009,闪回,与上下文信息断开连接,因此与时间和地点脱节。

临床调查
迄今为止,闪回的具体原因尚未得到证实。一些研究提出了各种潜在因素。 Gunasekaran等人,2009年表明,食物匮乏与对倒叙发生的压力之间可能存在联系。精神科医生认为颞叶癫痫发作也可能有某种关系。

另一方面,有几个想法在引起闪回方面被打了折扣。 Tym等人,2009年,表明这个名单包括药物或其他物质,查尔斯邦内特综合征,延迟性视网膜病变,幻觉,解离现象和人格解体综合征。

一项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俘中创伤记忆持续存在的研究通过调查管理调查了战俘中发生的倒叙的程度和严重程度。这项研究的结论是,严重创伤的自传体记忆的持续存在可持续超过65年。直到最近,对闪回的研究仅限于已经经历倒叙的参与者,例如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将研究人员限制在观察/探索而非实验研究中。

神经影像学调查
神经成像技术已应用于闪回的研究。利用这些技术,研究人员试图发现与不使用闪回的人相比,患有倒叙的人的大脑解剖结构和功能差异。神经成像涉及一系列技术,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包括功能),以及脑磁图。研究闪回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是基于当前用作研究基础的心理学理论,并且一直在研究的这种理论是显性和内隐记忆之间的差异。这种区别决定了后来回忆记忆的方式,即有意识地(自愿地)或无意识地(非自愿地)。

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减法推理,其中参与者自愿回忆记忆,然后记忆再次被召回,但这次是通过非自愿手段。参与者通过阅读带有情绪的脚本来引发非自愿记忆(或闪回),这些脚本旨在触发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个体的倒叙。研究者记录在每种情况下活跃的大脑区域,然后减去活动。无论剩下什么,都被认为是支持条件之间的神经学差异。

通过闪回经验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影像学研究已发现背侧区域的活动增强,包括枕中叶,初级运动皮层和辅助运动区。背部流参与感觉处理,因此这些激活可能是与闪回相关的生动视觉体验的基础。该研究还发现,在处理分配中心关系时,颞下皮质和副海马区等区域的激活减少。在闪回经历中,这些失效可能会导致与现实分离的感觉。

与精神疾病和吸毒的关系
闪回通常与精神疾病有关,因为它们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急性应激障碍和强迫症(OCD)的诊断标准的症状和特征。在患有躁狂抑郁症,抑郁症,思乡病,濒死体验,癫痫发作和药物滥用的人中也观察到了倒叙。一些研究人员建议使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人体反弹; 麦角酰二乙胺的使用者有时会报告“酸倒叙”。虽然其他研究表明使用药物,特别是大麻,可以帮助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倒叙事件。

在流行文化中
电影和电视中经常出现心理现象。 回忆的一些最准确的媒体描绘是与战时相关的,以及由战争的创伤和压力引起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反弹与。 最早的屏幕描绘之一是1945年的电影Mildred Pierce。

另见
Hallucinogen persisting perception disorder

参考:
Bernsten D.; Rubin D. (2002). "Emotionally Charged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Across the Life Span:The Recall of Happy, Sad, Traumatic, and Involuntary Memories". Psychology and Aging. 17 (4): 636–652. doi:10.1037/0882-7974.17.4.636. PMID 12507360.
Brewin, C.; Gregory, J.; Lipton, M. & Burgess, N. (2010). "Intrusive Images in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Characteristics, Neural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Implications". Psychological Review. 117 (1): 210–232. doi:10.1037/a0018113. PMC 2834572. PMID 20063969.
Ball C.; Little J. (2006). "A Comparison of Involuntary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Retrievals".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0 (9): 1167–1179. doi:10.1002/acp.1264.
Baddeley, A.; Eysneck, M.; Anderson, M. (2009). Memory.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Brewin C.; Gregory J. Lipton; Burgess N. (2010). "Intrusive Images in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Characteristics, Neural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Implications". Psychological Review. 117 (1): 210–232. doi:10.1037/a0018113. PMC 2834572. PMID 20063969.
Ehlers A.; Hackmann A.; Michael T. (2004). "Intrusive Re-Experiencing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henomenology, theory and therapy". Memory. 12 (4): 403–415. doi:10.1080/09658210444000025. PMID 15487537.
Rubin D, Boals A, Berntsen D (2008). "Memory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roperties of Voluntary and Involuntary, Traumatic and Nontraumatic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in People With and Withou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37 (4): 591–614. doi:10.1037/a0013165. PMC 2597428. PMID 18999355.
Hall, N. M.; Berntsen, D. (2008).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stress on involuntary and voluntary conscious memories". Memory. 16 (1): 48–57. doi:10.1080/09658210701333271. PMID 17852728.
Van der Kolk B. A.; van der Hart O. (1991). "The intrusive past: the flexibility of memory and the engraving trauma". American Imago. 48 (4): 425–454.
Ehlers A.; Clark D. M. (2000). "A cognitive model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38: 319–345. doi:10.1016/s0005-7967(99)00123-0.
Ehlers A.; Hackmann A.; Steil R.; Clohessy S.; Wenninger K.; Winter H. (2002). "The nature of intrusive memories after trauma: The warning signal hypothesi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0 (9): 1021–1028. doi:10.1016/S0005-7967(01)00077-8. PMID 12296496.
Brewin C. R.; Dalgleish T.; Joseph S. (1996). "A dual representation theor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sychological Review. 103: 670–686. doi:10.1037/0033-295x.103.4.670.
Rasmuseen A.; Berntsen D. (2009). "The Possible Functions of Involuntary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3 (8): 1137–1152. doi:10.1002/acp.1615.
Pinel, J. (2009) Biopsyschology. Boston: Pearson.
Brenwin C.; Lanius R.; Novac A.; Schnyder U.; Galea S. (2009). "Reformulating PTSD for DSM-V: Life After Criterion A.".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2 (5): 366–373. doi:10.1002/jts.20443. PMID 19743480.
Gunasekaran N, Long L, Dawson B, Hansen G, Richardson D, Li K, Arnold J, McGregor I (2009). "Reintoxication: the release of fat-stored D9-tetrahydrocannabinol (THC) into blood is enhanced by food deprivation or ACTH exposure".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158 (5): 1330–1337. doi:10.1111/j.1476-5381.2009.00399.x. PMC 2782342. PMID 19681888.
Tym R.; Beaumont P.; Lioulios T. (2009). "Two Persisting Pathophysiological Visual Phenomena Following Psychological Trauma and Their Elimination With Rapid Eye Movements: A Possible Refinement of Construct of PTSD and Its Visual State Marker". Traumatology. 15 (3): 23. doi:10.1177/1534765609335521.
Rintamaki L. S.; Weaver F. M.; Elbaum P. L.; Klama E. M.; Miskevics S. A. (2009). "Persistence of traumatic memories in World War II prisoners of wa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57 (12): 2257–2262. doi:10.1111/j.1532-5415.2009.02608.x. PMID 20121989.
Mace, J. H. (2007). Involuntary Memor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Whalley, Matthew G.; et al. (2013).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posttraumatic flashbacks". Brain and cognition. 81 (1): 151–159. doi:10.1016/j.bandc.2012.10.002. PMC 3549493. PMID 23207576.
Ribhi H, Cadet JL, Kahook MY, Saed D (2009). "Ocular Manifestations of Crystal Methamphetamine Use". Neurotoxicity Research. 15 (2): 187–191. doi:10.1007/s12640-009-9019-z. PMID 19384581.
Suzuki, J.; Halpern, J. H.; Passie, T. & Huertas, P. E. (2009). "Pharmacology and treatment of substance abuse: Evidence- and outcome-based perspectives" (Monograph).
Fraser G. A. (Spring 2009). "The use of a synthetic cannabinoid in the management of treatment-resistant nightmares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CNS Neuroscience and Therapeutics. 15 (1): 84–88. doi:10.1111/j.1755-5949.2008.00071.x. PMID 19228182.
Dirks, T. (2009). "Mildred Pierce (194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现象:闪回/倒叙(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