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 发表于 2018-12-11 00:01:43

自恋


Narcissus(1590年代)由卡拉瓦乔(Galleria Nazionale d'Arte Antica,罗马)

自恋是对一个人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和属性的虚荣或自我钦佩的追求。这个词起源于希腊神话,年轻的Narcissus爱上了他自己的形象,反映在一个水池中。自恋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论文“自恋”(1914)中广泛引入。自1968年以来,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在其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中列出了分类自恋型人格障碍,并借鉴了狂妄自大的历史概念。

自恋也被认为是社会或文化问题。它是特质理论中的一个因素,用于各种自我报告的人格库存,如Millon Clinical Multiaxial Inventory。它是三种黑暗三位一体的人格特质之一(其他是精神病和马基雅维利主义)。除了主要的自恋或健康的自爱之外,自恋通常被认为是个人或群体与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中的问题。自恋与自我中心主义不同。

目录
1 历史
2 特征和标志
2.1 七种自恋的致命罪
3 临床和研究方面
3.1 自恋型人格障碍
3.1.1 治疗和管理
3.1.2 正常发展中的必需元素
3.1.3 与病理状况有关
3.2 常用措施
3.2.1 自恋人格量表
3.2.2Millon临床多轴库存
3.3 实证研究
3.4 使用双胞胎研究的遗传力研究
3.5 对精神疾病的侮辱态度
3.6 在进化心理学中
4 自恋供应
5 自恋的愤怒和自恋的伤害
6 自恋防御
7 自恋滥用
8 类型
8.1 Masterson的子类型(表现者和壁橱)
8.2 Millon的变化
8.3 其他形式
8.3.1 获得情境自恋
8.3.2 相互依赖
8.3.3 集体或群体自恋
8.3.4 会话自恋
8.3.5 文化自恋
8.3.6 破坏性的自恋
8.3.7 恶性自恋
8.3.8 医疗自恋
8.3.9 在工作场所
8.3.10 原始自恋
8.3.11 性自恋
8.4 自恋的父母
8.5 自恋领导
9 流行文化
9.1 虚构的自恋者
10 参考资料

历史
主要文章:自恋的历史


西西弗斯的神话讲述了一个男人因为他的傲慢信仰而受到惩罚,他的聪明才智超过了宙斯本人。他每天必须把一块石头推上山,只能在第二天重新开始。
“自恋”一词来自希腊神话中关于Narcissus(希腊语:Νάρκισσος,Narkissos),一位英俊的希腊青年,根据Ovid的说法,拒绝了若虫Echo的绝望进步。这导致Narcissus爱上了他自己在水池中的倒影。由于无法完成他的爱,Narcissus“凝视着沉浸在池中,一小时又一小时地”,最后变成了一朵带有他的名字的花,水仙。 [不在引用中]过度自私的概念已经过去了历史上认可。在古希腊,这个概念被理解为狂妄自大。直到最近,自恋被定义为心理学。

1752年Jean-Jacques Rousseau的戏剧Narcissus:或自我崇拜者在巴黎演出。
1898年,英国心理学家哈维洛克·埃利斯(Havelock Ellis)使用“水仙般的”这个词来提及过度手淫,这个人成为他或她自己的性对象
1899年,PaulNäcke是第一个在性变态研究中使用“自恋”一词的人。
奥托在1911年发表了第一篇专门关注自恋的精神分析论文,将其与虚荣和自我钦佩联系起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914年发表了一篇关于自恋的论文,名为“论自恋:引言”。
1923年,马丁布伯发表了一篇文章“Ich und Du”(我和你),他在文中指出,我们的自恋往往导致我们将他人视为对象而不是平等。

特征和标志
生命是一个舞台,当幕布落在一个动作上时,就会完成并被遗忘。这种生活的空虚是超乎想象的。
-Alexander Lowen描述了自恋者的存在
自恋的四个维度作为人格变量被描绘出来:领导/权威,优越/傲慢,自我吸收/自我钦佩,以及剥削/权利。

2012年关于权力饥渴的自恋者的一本书表明,自恋者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的大部分,有时甚至全部:

在人际交往中有明显的自我关注
维持满意关系的问题
缺乏心理意识(参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见解,egosyntonic)
同情困难
区分自我和其他人的问题(见个人界限)
对任何侮辱或想象的侮辱过敏(参见批评精神病理学,自恋狂热和自恋伤害)
容易羞辱而不是内疚
傲慢的肢体语言
对那些钦佩和肯定他们的人恭维(自恋供应)
发现那些不钦佩他们的人(自恋的虐待)
使用其他人而不考虑这样做的成本
假装比实际更重要
吹嘘(巧妙但持久)并夸大他们的成就
自称是许多事情的“专家”
无法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世界
否认悔恨和感激

这些标准受到批评,因为它们假定有意图的知识(例如,“假装是”这一短语)。行为是可观察的,但意图不是。因此,分类需要在将它们断言为事实之前需要进行测试的假设,特别是考虑到可以对一个人展示这些行为的原因进行多种解释。

七种致命的自恋罪
美国精神病学家Hotchkiss和詹姆斯·F·马斯特森确定了他们所谓的七种自恋罪:

1.无耻:自恋者经常自豪而公开地无耻;他们不受别人的需要和愿望的约束。自恋者讨厌羞耻,并认为它“有毒”,因为羞耻意味着它们并不完美,需要改变。自恋者更喜欢内疚而非羞耻,因为内疚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行为与自己分离 - 只有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而他们自己仍然是完美的。

2.神奇的思考:自恋者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使用被称为魔法思维的扭曲和幻觉。他们还使用投影来“倾倒”他人的耻辱。

3.傲慢:一个感到沮丧的自恋者可以通过减少,贬低或贬低别人来“重新塑造”他们的自我意识。

4.嫉妒:自恋者可以通过蔑视来最小化他人或他们的成就,从而在面对他人的能力时获得优越感。

5.权利:自恋者对特别有利的待遇和自动遵守有不合理的期望,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很特别。不遵守行为被视为对其优越性的攻击,行为人被视为“尴尬”或“困难”的人。蔑视他们的意志是一种自恋的伤害,可以引发自恋的愤怒。

6.剥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但总是涉及剥削他人,而不考虑他们的感受或兴趣。通常,另一个人处于屈从的位置,在那里阻力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有时,服从不如假设那么真实。

7.坏的边界:自恋者不承认他们有边界,而其他人是分开的,不是他们自己的延伸。其他人要么存在以满足他们的需要,要么根本不存在。那些为自恋者提供自恋供给的人被视为自恋者的一部分,并且有望实现这些期望。在自恋者心目中,自我与他者之间没有界限。

临床和研究方面
自恋型人格障碍
主要文章: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估计占总人口的1%。 虽然大多数人都有一些自恋特质,但高水平的自恋可以表现为病态形式,如自恋型人格障碍(NPD),即个体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并且过度需要钦佩和肯定。 NPD在DSM-5中进行了修订。人格障碍的维度(基于人格特质的观点)的一般趋势得以维持。一些自恋者可能只有有限或极少的体验情绪的能力。

治疗和管理
Cochrane协作组委托对自恋性人格障碍(NPD)的心理和医学治疗证据进行了两次审查。在这两个案例中,他们在提交人一年多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后暂停了他们的倡议。对于NPD没有明确的治疗策略,既没有药物治疗,也没有心理治疗。有证据表明,治疗其他人格障碍有效的疗法不能推广到NPD。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神病的诊断并不是为了稳定而制定的。[需要澄清]有时会出现精神疾病的自发恢复,并且可以治疗许多合并症(例如焦虑症)。

正常开发中必需的元素
凯伦霍尼认为自恋人格是一种由某种早期环境塑造的气质特征。她没有看到人性中固有的自恋需求和倾向。

在水仙神话中的若虫Echo之后,克雷格·马尔金称缺乏健康的自恋“回声主义”。所有人都可能存在健康的自恋。

弗洛伊德说,自恋是个人发展爱情对象的原始状态。 他认为健康的自恋是正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的态度可以被看作是对自己自恋的复兴和再现。孩子有一种自大无比的思想; 父母激发这种感觉,因为在他们的孩子中,他们看到了他们从未达到过的东西。与中立观察者相比,父母往往高估了孩子的品质。当父母以极端相反的方式行事并且孩子被拒绝或根据父母的情绪不一致地加强时,孩子的自我需求得不到满足。

弗洛伊德将自恋中的主动 - 利己主义和被动 - 利他主义倾向的自然发展与前者,以及Trevor Pederson在后者中所称的回声主义进行了对比。

这是两个评论的地方。首先,我们如何区分自恋和利己主义的概念?我相信,自恋是利己主义的利比相容。当我们谈论利己主义时,我们只考虑个人的优势;当我们谈论自恋时,我们也在考虑他的性欲满足感。作为实际动机,两者可以分开追踪相当长的距离。只要与对象相关的力比多满足感构成了自我需要的一部分,就可以绝对自我主义并保持强大的对象 - 导管。在这种情况下,利己主义会认为争取对象不会对自我造成任何损害。有可能是自我主义的,同时又过于自恋 -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对象几乎没有需要,无论是为了直接的性满足,还是为了更高的愿望。源于性需求,我们偶尔习惯于在“爱”的名义下与“淫荡”形成鲜明对比。在所有这些联系中,利己主义是不言而喻的,不变的,而自恋则是可变因素。与利己主义,利他主义相反,并不是作为一个概念,与利比多的对象 - 导管相吻合,而是由于缺乏对性满足的渴望而与之区别开来。然而,当某人完全相爱时,利他主义与利比多的对象 - 导管会聚。作为一项规则,性对象吸引了自我的一部分自恋,这变得明显,因为所谓的对象的“性高估”。如果此外,对于性对象存在利他主义的利他转换,则该对象变得极其强大;它本来就吸收了自我。“(弗洛伊德,介绍性讲座(1919),第417-18页)

在自恋者可以放弃自恋的情况下,利他主义者可以在回声中放弃竞争或“意志”。个人首先与权威或爱情人物形成非矛盾的融合关系,其特征在于利己主义或利他主义驱动。其次,个人可以从权威或爱情形象中解脱出来,导致重复的矛盾,自恋或回声关系。在第三个运动中,个体成为死亡或缺席的父母形象,从未使回归者的爱情,或自恋中完美,宏伟的父母形象。虽然利己主义和自恋主义涉及权力和劣势/优越感,但佩德森认为利他主义和回声主义涉及归属和包容/排斥的动态。佩德森有两种类型的回声主义者:“主体利他主义者”和“物体利他主义者”,前者关注他人的归属和爱他们,而后者则关注他们自己的归属和被爱。主体利他主义者是自我谦卑的,一个让人高兴的人,并且牺牲了她帮助外人成为内部人的愿望,或者成为内部人的顺从帮助者。对象利他主义者是合群的,是一个人,并且想要变得有趣,这是基于想要适应而不是局外人或想要作为内部人员独特。两种类型的回声者都表现出顺从,有问题拒绝和避免冲突的问题。

关于病理状况
健康的自恋与强烈的“自爱”感有关,可以保护人类免受疾病的侵害。然而,最终,个人必须爱另一个人,“对象爱不生病”。当个人无法爱上这个物体时,他就会感到沮丧。在自恋型人格障碍等病态自恋中,人的性欲已从世界上的物体中撤出,产生狂妄自大。临床理论家克恩伯格(Kernberg),科胡特(Kohut)和西奥多·米隆(Theodore Millon)都将病态自恋视为应对早期儿童互动的无情和不一致的可能结果。他们建议自恋者试图在成人关系中进行补偿。正如弗洛伊德所说,自恋的病理状态是健康自恋的放大,极端表现。

健康的自恋被认为与良好的心理健康相关。自尊是自恋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因此,由于自尊心的提升,源于对能力和可爱性的自我认知,高自恋者相对没有忧虑和忧郁。

其他研究人员认为,健康的自恋不能被视为“好”或“坏”,而是取决于所测量的背景和结果。在某些社会环境中,例如发起社交关系,以及某些结果变量,例如对自己感觉良好,健康的自恋可能会有所帮助。在其他情况下,例如维持长期关系和结果变量,例如准确的自我认知,健康的自恋可能是无益的。

常用措施
自恋人格量表
主要文章:自恋人格库存
自恋人格量表(NPI)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广泛使用的自恋测量方法。尽管文献中已经提出了几种NPI版本,但是目前研究中最常用的是四十项强迫选择版本(Raskin&Terry,1988)。 NPI基于DSM-III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临床标准,尽管它旨在测量一般人群中的这些特征。因此,NPI通常被称为衡量“正常”或“亚临床”(临界)自恋(即,在NPI得分很高的人不一定符合NPD诊断标准)。

Millon临床多轴库存
主要文章:Millon临床多轴库存
Millon Clinical Multiaxial Inventory(MCMI)是由Theodore Millon开发的广泛使用的诊断测试。 MCMI包括自恋的量表。已发现NPI和MCM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146)= 0.55,p <0.001。虽然MCMI衡量的是自恋型人格障碍(NPD),但NPI衡量的是在一般人群中发生的自恋。换句话说,NPI衡量的是“正常”的自恋;即,大多数在NPI上得分很高的人都没有NPD。事实上,如果NPI测量NPD,NPI就不会捕获任何类型的自恋分类。

实证研究
在心理学领域,自恋研究有两个主要分支:(1)临床和(2)社会心理学。

这两种方法在他们对自恋的看法上有所不同,前者将其视为一种障碍,因此将其视为离散的,后者将其视为一种人格特质,因此将其视为一种连续统一体。这两个研究线段松散地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尽管它们汇集在一起​​。

Campbell和Foster(2007)回顾了有关自恋的文献。他们认为自恋者拥有以下“基本要素”:

积极的:自恋者认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好。
膨胀:自恋者的观点往往与现实相悖。在将自我报告与客观衡量标准进行比较的措施中,自恋者的自我观点往往被夸大了。
时代:相对于圣餐领域,自恋者的观点往往在代理领域被夸大了。[需要澄清]
特别:自恋者认为自己是独特而特殊的人。
自私:研究自恋者在资源困境中的行为支持了自恋者自私的情况。
以成功为导向:自恋者通过例如以方法为导向而走向成功。
自恋者往往表现出对温暖和关怀的人际关系缺乏兴趣。在自恋文学中有几个持续存在的争议,即:自恋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人格障碍;离散或连续变量;防守或冒犯;不同性别的人;不同的文化;并且可变或不可改变。

Campbell和Foster(2007)认为自我监管策略对于理解自恋至关重要。自恋者中的自我调节涉及诸如努力使自己的外表和感觉积极,特殊,成功和重要的事情。它既包括内心的,也包括指责情境而不是自我的失败,以及人际形式,例如利用关系为自己服务。 Campbell,Reeder,Sedikides&Elliot(2000)通过两项实验进行了一项研究,可以看出自恋者和非自恋者之间自我调节的一些差异。在每个实验中,参与者都参与了一项成就任务,然后向他们提供错误的反馈;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研究发现,自恋者和非自恋者都会自我提升,但非自恋者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参与者在比较和非比较自我增强策略上进行测量。自恋者和非自恋者都同样采用非比较策略;然而,自恋者被发现在比较策略中更加自私,使用它远远超过非自恋者,这表明他们的自我提升更加僵化。当自恋者收到威胁自我的负面反馈时,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自我提升,但非自恋者往往有限制。

Sorokowski等。 (2015)表明,自恋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拍型照片的频率有关。索罗科夫斯基的研究表明,这种关系在男性中比女性更强。

使用双胞胎研究进行遗传性研究
Livesley等人。与其他研究一致的结论是,通过标准化测试衡量的自恋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特征。此外,在与其他研究类似的协议中,发现在正常和无序人格之间存在连续性。研究对象是从一般人群中抽取的175对志愿双胞胎(90个相同,85个兄弟)。每个双胞胎都完成了一份调查问卷,评估了人格障碍的十八个维度。作者通过标准方法估计了每个人格维度的遗传性,从而提供了遗传和环境因果关系的相对贡献的估计。在十八个人格维度中,自恋被发现具有最高的遗传率(0.64),表明这种特征在同卵双胞胎中的一致性受到遗传学的显着影响。在人格的其他方面,只有四个人的遗传系数大于0.5:无情,身份问题,对立和社会回避。

对精神疾病的侮辱态度
Arikan发现对精神病患者的侮辱态度与自恋的人格特质有关。

在进化心理学中
自恋的概念在进化心理学中用于相互作用的机制,或用于生育目的的伴侣的非随机选择。人类之间相互交配的证据已经确立;人类在年龄,智商,身高,体重,国籍,教育和职业水平,身体和个性特征以及家庭关系方面交配。在“自我寻求”的假设中,个体无意识地在他人中寻找自己的“镜像”,在自我引用的背景下寻求美的标准或生殖适应性。 Alvarez等人。研究发现,夫妻之间的面部相似性是配对交配机制中的强大推动力:人类夫妻彼此相似的程度明显高于随机配对形成的预期。由于已知面部特征是遗传的,因此“寻求自我”机制可以增强遗传上相似的配偶之间的繁殖,有利于支持社会行为的基因的稳定化,它们之间没有亲属关系。

自恋供应
主要文章:自恋供应
自恋供给是奥托·芬尼尔于1938年引入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概念,用以描述一个人从他或她的环境中吸取的一种钦佩,人际支持或支持,并对他们的自尊至关重要。该术语通常用于消极意义上,描述了代理人和口头注意的注意或钦佩的病态或过度需要,其没有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意见或偏好。

自恋的愤怒和自恋的伤害
主要文章:自恋的愤怒和自恋的伤害
自恋的愤怒是对自恋伤害的反应,自恋是对自恋者的自尊或自我价值感知的威胁。自闭症伤害和自恋疤痕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使用的术语。自恋的伤口和自恋的打击是其他几乎可以互换的术语。

1972年,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创造了自恋的愤怒一词。自恋的愤怒发生在从超然,轻微的烦躁或烦恼的表现到严重的爆发,包括暴力袭击的连续体中。

自恋的愤怒反应不仅限于人格障碍。它们也可能出现在紧张性精神病,偏执狂妄想和抑郁发作中。有人认为自恋者有两层愤怒。第一层愤怒可以被认为是对其他人的持续愤怒,第二层是一种自我瞄准的愤怒。

自恋的防御
主要文章:自恋防御
自恋防御是保留自我理想化方面的过程,其局限性被否定。他们往往是僵化和全面的。他们往往受到羞耻感和内疚感的驱使,有意识或无意识。

自恋的虐待
主要文章:自恋滥用
自恋虐待最初被定义为自恋父母对孩子情感虐待的一种特殊形式 - 父母要求孩子放弃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以满足父母的尊重需要。由于爱丽丝米勒和其他新弗洛伊德主义者的作品,这个术语出现在二十世纪后期,拒绝将精神分析与有毒的教学法相提并论。

自助文化假设,作为一个孩子,被自恋养育子女虐待的人可能会在成年期遇到依赖性问题。与自恋者建立关系或已经与自恋者建立关系的成年人可能会因不知道什么构成“正常”关系而挣扎。

近年来,该术语更广泛地适用于指自恋者的任何滥用行为,包括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

类型
马斯特森的亚型(表现者和壁橱)
1993年,詹姆斯·马斯特森(James F. Masterson)提出了两类病态自恋,表现主义和壁橱。两者都未能充分发展适合年龄和阶段的自我,因为通常由母亲提供的心理培育质量存在缺陷。展示主义自恋者是DSM-IV中描述的那个,并且在几个重要方面与壁橱自恋者不同。壁橱自恋者更可能被描述为具有萎缩,不充分的自我认知和更强烈的内心空虚意识。表现主义自恋者将被描述为具有夸张的,宏伟的自我认知,很少或根本没有意识到内在的空虚。这样的人会认为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其他人就像他一样。壁橱自恋者不断寻求其他人的认可,看起来与取悦他人的需要相似。表现主义自恋者一直寻求别人的完美钦佩。

米隆的变化
1996年,西奥多·米隆(Theodore Millon)发现了五种自恋者。任何个人自恋者都不得表现出以下任何一种情况:

无原则的自恋者:包括反社会的特征。骗子 - 是一个欺诈,剥削,欺骗和不择手段的人。
多情的自恋者:包括戏剧特征。我们这个时代的唐璜或卡萨诺瓦是色情,暴露。
补偿性自恋者:包括消极主义(被动攻击性),回避性特征。
精英自恋者:纯粹模式的变体。对应于Wilhelm Reich的“阴茎自恋”人格类型。

其他形式

获得情境自恋
获得性情境自恋(ASN)是一种自恋形式,在青春期或成年期发展,由名人的财富,名望和其他特征带来。它由康奈尔大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罗伯特·B·米尔曼(Robert B. Millman)创造。 ASN与传统的自恋不同之处在于,它在童年后发展,并由名人痴迷的社会引发和支持。粉丝,助手和小报媒体都认为这个人真的比其他人更重要,引发了一种自恋问题,这可能只是一种倾向,或潜在的,并帮助它成为一种成熟的人格障碍。 “米尔曼说,名人会发生的事情是他们习惯于那些看着他们的人,他们不再回头看其他人了。”在其表现和症状上,它与自恋型人格障碍无法区分,仅在其中有所不同。迟发和其他大量人的支持。 “缺乏社会规范,控制和人们告诉他们生活是如何真实的,也使这些人相信他们是无懈可击的”,因此,ASN患者可能会遭受不稳定的关系,药物滥用和不稳定的行为。 。与ASN一起着名的虚构角色是日落大道的主角Norma Desmond。

相互依赖
主要文章:Codependency
相互依赖是一种倾向于以过度被动或过度照顾的方式行事,这会对一个人的关系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自恋者被认为是相互依赖的天然磁铁。 Rappoport将自恋者的代理人视为“共同自恋者”。

集体或群体自恋
主要文章:集体自恋
集体自恋(或群体自恋)是一种自恋,其中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心群体充满了自我爱意,其中“内部群体”是个人亲自参与的群体。虽然自恋的经典定义侧重于个人,但集体自恋主张人们可以对一个群体有类似的过高的观点,而一个群体可以作为一个自恋的实体。集体自恋与种族中心主义有关;然而,种族中心主义主要关注种族或文化层面的自我中心,而集体自恋则扩展到超越文化和种族的任何类型的内群体。

会话自恋

会话自恋是社会学家查尔斯德伯(Charles Derber)在他的著作“追求注意力:日常生活中的权力和自我”中使用的术语。德伯观察到,美国的社会支持体系相对薄弱,这导致人们大力争夺注意力。在社交场合,他们倾向于引导谈话远离他人和自己。 “会话自恋是美国主流注意心理学的关键表现,”他写道。 “它发生在朋友,家人和同事之间的非正式谈话中。大量关于倾听的流行文学和管理那些不断谈论自己的人的礼仪表明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德尔伯描述为“会话式自恋”经常巧妙地而不是公开地发生,因为避免被评判为自我主义者是谨慎的。 Derber将“转变 - 响应”与“支持 - 响应”区分开来,如以下两个假设的对话片段:

约翰:我感觉很饿。
玛丽:哦,我只是吃了。 (换档响应)
约翰:我感觉很饿。
玛丽:你最后一次吃的是什么时候? (支撑响应)

文化自恋
在“自恋文化”中,克里斯托弗·拉什将自恋文化定义为每一种活动和关系都被获得财富符号的享乐主义需要所定义的文化,这成为刚性但隐蔽的社会等级的唯一表达。这是一种自由主义只存在于消费社会中的文化,甚至艺术,性和宗教也失去了解放力量。在这样一个不断竞争的社会中,没有盟友,透明度也很低。收购社会符号的威胁是如此众多,多样且经常难以理解,防御性和竞争性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都被破坏 - 甚至被破坏 - 被虚拟等价物所取代,这些等价物努力地,不成功地综合了一种社区感。

破坏性的自恋
破坏性的自恋是通常与病态自恋者相关但具有比病态自恋更少的特征的众多强烈特征的不断展现。

恶性自恋
主要文章:恶性自恋
恶性自恋,这是埃里希弗洛姆于1964年在一本书中首次提出的术语,是一种由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以及偏执特征组成的综合症。恶性自恋者与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自恋者不同之处在于恶性自恋者从成就中获得更高水平的心理满足感(从而使病症恶化)。由于恶性自恋者更多地参与了这种心理上的满足,在适当的条件下,自恋者容易发展出反社会,偏执和精神分裂的人格障碍。根据Kernberg及其同事的说法,“自恋”一词被添加到自恋者一词中,表明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有严重形式的自恋症,其特征还包括妄想症,精神病(反社会行为),侵略性和虐待狂。 57]。

医疗自恋
医疗自恋是John Banja在他的着作“医疗错误和医疗自恋”中创造的一个术语。 Banja将“医疗自恋”定义为健康专业人员需要保持他们的自尊,导致向患者泄露错误的妥协。在这本书中,他探讨了医疗错误的心理,伦理和法律效果,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需要不断主张自己的能力,从而导致其他有能力的,甚至是特殊的专业人士陷入自恋陷阱。他声称:

......大多数健康专业人士(事实上,大多数专业人士)致力于培养一种散发着权威,控制力,知识,能力和尊重的自我。这是我们所有人中的自恋者 - 我们害怕出现愚蠢或无能。

在办公的地方
主要文章:工作场所的自恋
自恋作为一种人格特质,通常用自恋人格量表进行评估,与工作场所中的某些类型的行为有关。例如,自恋心理较高的人更有可能从事适得其反的工作行为(CWB,这种行为会损害组织或工作场所中的其他人)。虽然自恋心理较高的个体可能会参与更具侵略性(和适得其反)的行为,但他们主要是在他们的自尊受到威胁时这样做。因此,自恋员工在感到受到威胁时更有可能参与CWB。自恋程度高的人具有脆弱的自尊心,容易受到威胁。一项研究发现,自恋程度高的员工比自恋程度低的人更容易将工作场所中其他人的行为视为辱骂和威胁。

自恋经理将有两个主要的自恋供应来源:无生命 - 状态符号,如公司汽车,公司发行的智能手机或享有窗口的着名办公室; :143队友们可能会发现每天的支持都会迅速将他们变成永久供应的来源,除非他们非常小心地维持适当的界限。:143,181保护这种供应网络的需要将阻止自恋管理者做出客观决定; 而长期策略将根据他们为经理自己获得关注的潜力进行评估。:122组织心理学家Alan Downs 1997年写了一本描述公司自恋的书。他探讨了备受瞩目的企业领导者(例如Al Dunlap和Robert Allen),他认为他们只有一件事在他们的脑海中:利润。根据唐斯的说法,这种狭隘的关注实际上可能带来积极的短期利益,但最终它会拖累个别员工以及整个公司。提出了另类思维,现在正在研究一些利用这些方案的公司。 Downs的理论与Victor Hill在其着作“澳大利亚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自恋”一书中提出的理论相关。

原始自恋
精神病学家恩斯特·西梅尔于1944年首次定义了原始的自恋。齐美尔的基本论点是,利比多发展最原始的阶段不是口腔,而是胃肠道。口腔和肛门仅仅被认为是该有机区的末端部分。齐美尔将产前存在的心理状态称为“原始自恋”。它是前自我的植物人阶段,与身份相同。在这个阶段,有完全的本能安息,表现在无意识中。作为自我保护本能的代表的胃肠道的饱食,可以带回这种完全的本能安息,在病理条件下,它可以成为本能的目标。与Lasch相反,Bernard Stiegler在其着作“Acting Out”中指出,消费者资本主义实际上破坏了他所谓的原始自恋,如果没有这种自恋,就不可能将爱延伸到他人身上。换句话说,他指的是婴儿作为胎儿的自然状态,并且在其生命的最初几天,在得知其他人存在于自身之外,因此不可能意识到他们是人类。感受,而不是与实际的自恋有关。

性自恋
性自恋被描述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行为模式,涉及性能力和性权利的夸大感。此外,性自恋是通过与自己的镜像融合性欲的欲望而将自己作为一个极好的情人的色情关注。性自恋是一种亲密的功能障碍,其中通常以婚外情的形式追求性剥削,以过度补偿低自尊和无法体验真正的亲密关系。这种行为模式被认为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常见,并且与男性的家庭暴力和夫妻的性胁迫有关。 Hurlbert辩称,性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因此不能被视为成瘾。他和他的同事声称,任何性瘾只不过是对性自恋或性强迫行为的误称。虽然赫尔伯特主要在男性中写下性自恋,但Schoenewolf(2013)描述了他所谓的“性自恋”,这种自恋现象发生在男性和女性身上,他们通过过度自豪和痴迷于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来弥补性不足的感受。

自恋的父母
主要文章:自恋的父母
自恋的父母要求孩子采取某些行为,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延伸,需要孩子们以满足父母情感需要的方式在世界上代表他们。这种养育“风格”最常导致与孩子的疏远关系,再加上怨恨和自我毁灭倾向。

自恋的领导
主要文章:自恋的领导
自恋的领导是一种常见的领导形式。自恋可能是健康的或破坏性的,尽管两者之间存在着连续性。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一个群体没有领导者时,你通常可以依靠自恋者来掌控。研究人员发现,自恋成绩高的人往往会成为团队领导者。

流行文化
根据最近的文化批评,Narcissus取代了俄狄浦斯作为我们时代的神话。自恋现在被认为是一切的根源,从命运多变的浪漫与暴力革命到迷人的大量消费最先进的产品和“富人和名人的生活方式”。
Jessica Benjamin(2000),“The Oedipal Riddle”,p。 233
一些评论家认为,近几十年来流行文化变得更加自恋。这种说法得到奖学金的支持,表明一些名人雇用“假狗仔队”,“真人秀”节目填写电视节目表的频率,以及数字媒体,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的增长。 “意志成名”正在产生一个“新的公共自恋时代[正在]以新的媒体形式发生变异。”在这种分析中,自恋而不是一种离散的人格类型的病态属性,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整整一代人的组成文化特征。

支持美国文化变得更加自恋并且其文化产品越来越多地反映的论点是对1987年至2007年间美国流行歌曲歌词的分析。这使得第一人称单数代词的使用增长,反映出更大注重自我,也提到反社会行为;在同一时期,语言的减少反映了对他人的关注,积极情绪和社会互动。 其他西方国家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文化生产变化模式。对挪威最大流通报纸的语言分析发现,1984年至2005年间,自我关注和个人主义术语的使用频率增加了69%,而集体主义术语则下降了32%。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流行印刷媒体对自恋和自尊的提及经历了巨大的通货膨胀。 1987年至2007年间,美国主要报纸和杂志的直接自尊增加了4,540%,而在20世纪70年代几乎不存在于自恋中的自恋在2002年至2007年间被提及超过5000次。[ 84]

关于自恋差异的跨文化研究很少见。相反,由于自恋和个人主义之间存在正相关,而自我与集体主义之间存在消极关系,这些特征在一些研究中被用作自恋的代理。然而,这种方法有可能误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概念来创造过于固定的,类似漫画的,反对派类别。尽管如此,一项研究着眼于个人主义文化,美国和集体主义文化,韩国之间广告产品的差异。它发现,在美国杂志广告中,更倾向于强调人的独特性和独特性;相反,韩国人强调社会整合与和谐的重要性。这种观察结果适用于跨文化分析,涵盖广泛的文化产出,个人主义的民族文化产生更多的个人主义文化产品,集体主义的民族文化产生更多的集体主义国家产品;这些文化影响大于国家文化中个体差异的影响。

虚构的自恋者
杰夫盖茨比,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925年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同名人物,“一个寻求加入上流社会的自制美国男人的原型”,被描述为“自我理想”的“病态自恋者”。已经变得“膨胀和破坏”,其“宏大的谎言,现实的不良感,权利感和对他人的剥削待遇”共谋导致他自己的死亡。
在电影To Die For中,妮可基德曼的角色想要不惜一切代价出现在电视上,即使这涉及谋杀她的丈夫。对她性格的精神评估指出,她“被评估者视为典型的自恋人:平均而言,她满足了9个自恋人格障碍标准中的8个......如果她被评估为人格障碍,她会得到诊断自恋型人格障碍“。
Gordon Gekko是1987年电影“华尔街”和2010年续集“华尔街:金钱永不眠”的虚构人物。 Gekko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象征,无拘无束的贪婪和自我利益(标志性的线条,“贪婪,因为缺乏一个更好的词,是好的”),通常在公司财务以外的领域。
查尔斯福斯特凯恩是一个虚构角色,是奥森威尔斯1941年电影“公民凯恩”的主题。人们普遍认为这个角色是基于出版大亨威廉·伦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威尔斯扮演凯恩(获得奥斯卡提名),巴迪天鹅小时候扮演凯恩。威尔斯还制作,共同编写并执导了这部电影。西铁城凯恩探索了名义上的人物的生活,他出生于卑微的起源。 1871年,凯恩的母亲将他置于纽约市银行家沃尔特·帕克斯·撒切尔(Walter Parks Thatcher)的监护之下。作为一个成年人,凯恩控制了一份报纸,他用它来推进凯恩持股的业务。凯恩还雇用工作人员远离竞争对手Chronicle报纸,将他们视为收藏品。为了资助初出茅庐的询问者,凯恩利用他的个人资源;几十年来,这使他能够以每年百万美元的损失运营它。
Charlize Theron在Young Adult(2011)中扮演的角色,即使与孩子结婚,她也会回到家乡偷回她的高中甜心,体现了许多自恋特质 - 包括她没有受到关注时的空虚感或她的写作赞美。

另见:
Codependency
Counterdependency
Dark triad
Dorian Gray syndrome
Ego ideal
Egotism
Gender differences in narcissism
Illusory superiority
Jointness (psychodynamics)
Megalomania
Narcissism of small differences
Narcissistic elation
Narcissistic mortification
Narcissistic withdrawal
Pride
Psychopathy
Selfishness
Superiority complex
True self and false self

参考:
Symington, Neville (1993). Narcissism: A New Theory. H. Karnac Ltd. pp. 6–7. ISBN 9781855750470.
Millon, Theodore; Grossman, Seth; Million, Carrie; Meagher, Sarah; Ramnath, Rowena (2004).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Modern Life (PDF). Wiley. p. 343. ISBN 0-471-23734-5.
Zuern, John David (1998), "Freud: On Narcissism", CriticaLink, University of Hawaii
Lowen, Alexander (1997) . Narcissism: Denial of the True Self. New York, NY: Touchstone. p. 45.
Horton, R. S.; Bleau, G.; Drwecki, B. (2006). "Parenting Narcissus: What Are the Links Between Parenting and Narcissism?" (PD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4 (2): 345–76. doi:10.1111/j.1467-6494.2005.00378.x. See p. 347.
Thomas, David (2012). Narcissism: Behind the Mask. Book Guild Publishing. ISBN 184624935X.
Block, Ned Joel (22 October 1980). "Readings in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Methuen. Retrieved 22 October 2017 – via Google Books.
Hotchkiss, Sandy & Masterson, James F. Why Is It Always About You?: The Seven Deadly Sins of Narcissism (2003)
Millon, Theodore (1996). Disorders of Personality: DSM-IV-TM and Beyond.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p. 393. ISBN 0-471-01186-X.
Leonard C. Groopman; Arnold M. Cooper (2006).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Personality Disorders –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Armenian Medical Network. Retrieved 2007-02-14.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s: A Clinical Handbook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p. 263
Stoffers, Jutta M; Ferriter, Michael; Völlm, Birgit A; Gibbon, Simon; Jones, Hannah F; Duggan, Conor; Reiss, Neele; Lieb (27 March 2014).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eople with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doi:10.1002/14651858.CD009690.pub2.
Dhawan, N; Kunik, ME; Oldham, J; Coverdale, J (21 December 2009). "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the community: a systematic review".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doi:10.1016/j.comppsych.2009.09.003. PMID 20579503.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ayo Clinic. Retrieved 13 April 2018.
Verheul, R; Herbrink, M (19 February 2007). "The efficacy of various modalities of psychotherapy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nd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doi:10.1080/09540260601095399. PMID 17365156.
Paris, Bernard J, Personality and Personal Growth, edited by Robert Frager and James Fadiman, 1998
Craig Malkin (2015). Rethinking Narcissism: The Bad-and Surprising Good-About Feeling Special. ISBN 978-0062348104.
Nagera, Humberto, ed. (2012) . "Narcissism (pp. 107ff.)". Basic Psychoanalytic Concepts on the Libido Theory. London: Karnac Books. ISBN 1-78181098-2. ISBN 978-1-781-81098-9.
The Economics of Libido: Psychic Bisexuality, the Superego, and the Centrality of the Oedipus Complex (2015)
Blomme, Stijn. "Psywilly.be, psychoanalyticus Willy Depecker". www.psywilly.be. Retrieved 22 October 2017.
Morf, Caroline C.; Rhodewalt, Frederick (2001). "Unraveling the Paradoxes of Narcissism: A Dynamic Self-Regulatory Processing Model". Psychological Inquiry. 12 (4): 177–96. doi:10.1207/S15327965PLI1204_1.
Sedikides, C.; Rudich, E.A.; Gregg, A.P.; Kumashiro, Ml; Rusbult, C. (2004). "Are Normal Narcissist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self-esteem matt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 (3): 400–16. doi:10.1037/0022-3514.87.3.400. PMID 15382988.
Campbell, W. Keith; Foster, Joshua D. (2007). "The Narcissistic Self: Background, an Extended Agency Model, and Ongoing Controversies". In Sedikides, Constantine; Spencer, Steven J. The Self. Frontiers of Social Psychology. Psychology Press. ISBN 978-1-84169-439-9.
Auerbach JS (December 1984). "Validation of two scales for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J Pers Assess. 48 (6): 649–53. doi:10.1207/s15327752jpa4806_13. PMID 6520692.
Foster, J.D., & Campbell, W.K., Are there such things as "narcissists" in social psychology? A taxometric analysis of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ress.
Campbell, W. K.; Rudich, E.; Sedikides, C. (2002). "Narcissism, self esteem, and the positivity of self views: Two portraits of self-lov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8 (3): 358–68. doi:10.1177/0146167202286007.
Gabriel, M. T.; Critelli, J. W.; Ee, J. S. (1994). "Narcissistic illusions in self-evaluations of intelligence and attractiv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2 (1): 143–55. doi:10.1111/j.1467-6494.1994.tb00798.x.
Emmons, R.A. (1984). "Factor analysis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8 (3): 291–300. doi:10.1207/s15327752jpa4803_11. PMID 16367528.
Campbell, W. K., Bush, C. P., Brunell, A. B., & Shelton, J. (in press).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costs of narcissism: The case of tragedy of the comm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Rose, P. & Campbell, W. K. (in press). Greatness feels good: A telic model of narcissism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dvances in Psychology Research. Serge P. Shohov (Ed.) Hauppauge, NY: Nova Publishers.
Campbell, W.K.; Reeder G.D.; Sedikides, C.; Elliot, A.J. (2000). "Narcissism and Comparative Self-Enhancem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4 (3): 329–47. doi:10.1006/jrpe.2000.2282.
Sorokowski, P; Sorokowska, A; Oleszkiewicz, A; Frackowiak, T; Huk, A; Pisanski, K (2015). "Selfie posting behaviors are associated with narcissism among men". Pers Individ Dif. 85: 123–27. doi:10.1016/j.paid.2015.05.004.
Livesley WJ, Jang KL, Jackson DN, Vernon PA (December 1993).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s to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Am J Psychiatry. 150 (12): 1826–31. doi:10.1176/ajp.150.12.1826. PMID 8238637.
Arikan, K. (2005). "A stigmatizating attitude towards psychiatric illnesses is associated with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Isr J Psychiatry Relat Sci. 42 (4): 248–50. PMID 16618057.
Buston & Emlen 2003, Buss 1989, Epstein & Guttman 1984, Garrison et al. 1968, Ho 1986, Jaffe & Chacon 1995, Spuhler 1968, Rushton 1989
Alvarez, L. (2005). "Narcissism guides mate selection: Humans mate assortatively, as revealed by facial resemblance, following an algorithm of 'self seeking lik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 177–94.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June 18, 2006.
Fenichel, Otto (1938). "The Drive to Amass Wealth" (PDF). They Psychoanalytic Quarterly. 7 (1): 69–95. doi:10.1080/21674086.1938.11925342.
Salman Akhtar, 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Psychoanalysis (London 2009) p. 182
Carl P. Malmquist (2006). Homicide: A Psychiatric Perspectiv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Inc. pp. 181–82. ISBN 1-58562-204-4.
Vaknin, Sam, Malignant Self Love: Narcissism Revisited (1999).
Shaw J.A. (1999.) Sexual Aggress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pp. 28–29.
Gerald Alper, Self Defence in a Narcissistic World (2003) p. 10
Patrick Casement, Further Learning from the Patient (1990) p. 132
James I. Kepner, Body Process (1997) p. 73
Note: In For Your Own Good, Alice Miller herself credits Katharina Rutschky and her 1977 work Schwarze Pädagogik as the inspiration to consider the concept of poisonous pedagogy, which is considered as a translation of Rutschky's original term Schwarze Pädagogik (literally "black pedagogy"). Source: Zornado, Joseph L. (2001). Inventing the Child: Culture, Ideology, and the Story of Childhood. Routledge. p. 77. ISBN 0-8153-3524-5. In the Spanish translations of Miller's books, Schwarze Pädagogik is translated literally.
C. Bailey-Rug, It's Not You, It's Them (2016) pp. 80–81
C. Bailey-Rug, Life After Narcissistic Abuse (2015) pp. i–iii
Masterson, James F. The Emerging Self: A Developmental Self & Object Relations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the Closet Narcissistic Disorder of the Self, 1993
Simon Crompton, All about me (London 2007) p. 171
Crompton, p. 171
Rappoport, Alan, Ph. D.Co-Narcissism: How We Adapt to Narcissistic Parents. The Therapist, 2005.
Golec de Zavala, A, et al. "Collective narcissism and its social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7.6 (2009): 1074–96. Psyc articles. EBSCO. Web. 26 Mar. 2011.
Bizumic, Boris, and John Duckitt. "My Group Is Not Worthy of Me": Narcissism and Ethnocentrism." Political Psychology 29.3 (2008): 437–53.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Collection. EBSCO. Web. 9 Apr. 2011.
Lasch, C, The Culture of Narcissism. 1979
Brown, Nina W., The Destructive Narcissistic Pattern, 1998
Fromm, Erich, The Heart of Man, 1964
Lenzenweger M.F., Clarkin J.F., Caligor E., Cain N.M., & Kernberg O.F. (2018). "Malignant Narcissism in Relation to Clinical Change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 Exploratory Study". Psychopathology. doi:10.1159/000492228.
Banja, John, Medical Errors and Medical Narcissism, 2005
Banja, John, (as observed by Eric Rangus) John Banja: Interview with the clinical ethicist
Judge, T. A.; LePine, J. A.; Rich, B. L. (2006). "Loving Yourself Abundantly: Relationship of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to Self- and Other Perceptions of Workplace Deviance, Leadership, and Task and Contextu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1 (4): 762–76. doi:10.1037/0021-9010.91.4.762. PMID 16834504.
Bushman, B. J.; Baumeister, R. F. (1998). "Threatened egotism, narcissism, self-esteem, and direct and displaced aggression: Does self-love or self-hate lead to viol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 (1): 219–29. doi:10.1037/0022-3514.75.1.219. PMID 9686460.
Penney, L. M.; Spector, P. E. (2002). "Narcissism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 Do bigger egos mean bigger probl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 10 (1–2): 126–34. doi:10.1111/1468-2389.00199.
Wislar, J. S.; Richman, J. A.; Fendrich, M.; Flaherty, J. A. (2002). "Sexual harassment, generalized workplace abuse and drinking outcomes: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Drug Issues. 32 (4): 1071–88. doi:10.1177/002204260203200404.
A. J. DuBrin (2012). Narcissism in the Workplace.
S. Allcorn,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and Intervention (2005) p. 105
Downs, Alan: Beyond The Looking Glass: Overcoming the Seductive Culture of Corporate Narcissism, 1997
Hill, Victor (2005) Corporate Narcissism in Accounting Firms Australia, Pengus Books Australia
Simmel, Ernst (1944). "Self-Preservation and the Death Instinct". Psychoanalytic Quarterly. XIII (2): 160–85.
Bernard Stiegler, Acting Ou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Hurlbert, D.F.; Apt, C. (1991). "Sexual narcissism and the abusive male". Journal of Sex and Marital Therapy. 17 (4): 279–92. doi:10.1080/00926239108404352. PMID 1815094.
Hurlbert, D.F.; Apt, C.; Gasar, S.; Wilson, N.E.; Murphy, Y. (1994). "Sexual narcissism: a validation study". Journal of Sex and Marital Therapy. 20 (1): 24–34. doi:10.1080/00926239408403414. PMID 8169963.
Ryan, K.M.; Weikel, K.; Sprechini, G. (2008). "Gender differences in narcissism and courtship violence in dating couples". Sex Roles. 58 (11–12): 802–13. doi:10.1007/s11199-008-9403-9.
Apt, C.; Hurlbert, D.F. (1995). "Sexual Narcissism: Addiction or Anachronism?". The Family Journal. 3 (2): 103–07. doi:10.1177/1066480795032003.
Schoenewolf, G. (2013). Psychoanalytic Centrism: Collected Papers of a Neoclassical Psychoanalyst. Living Center Press.
Brunell, A. B.; Gentry, W. A.; Campbell, W.; Hoffman, B. J.; Kuhnert, K. W.; DeMarree, K. G. (2008). "Leader emergence: The case of the narcissistic leade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 (12): 1663–76. doi:10.1177/0146167208324101. PMID 18794326.
Benjamin, Jessica (2000). "The Oedipal Riddle". In Du Gay, Paul; Evans, Jessica; Redman, Peter. The Identity Reader. London: Sage. pp. 231–47. Quoted in Tyler, Imogen (September 2007). "From 'The Me Decade' to 'The Me Millennium':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Narciss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10 (3): 343–63. doi:10.1177/1367877907080148.
Lorentzen, Justin (2007). "The culture(s) of narcissism: simultaneity and the psychedelic sixties". In Gaitanidis, Anastasios; Curk, Polona. Narcissism – A Critical Reader. London: Karnac Books. p. 127. ISBN 9781855754539.
An exemplar of this cultural tendency was the emergence in 2007 of a fake paparazzi serv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se clients are followed by would-be photographers to give the recipient an air of celebrity. Twenge, Jean M. (2011). Campbell, W. Keith; Miller, Joshua D., eds. The Handbook of Narcissism and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Theoretical Approaches, Empirical Findings, and Treatment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p. 202. ISBN 9781118029268.
Marshall, David P. (November 2004). "Fame's Perpetual Motion". M/C Journal. 7 (5). Retrieved 7 February 2013.
Lasch, Christopher (1979). The Culture of Narcissism: American Life in an Age of Diminishing Expectations. Warner Books. ISBN 9780446321044.
Lorentzen, Justin (2007). "The culture(s) of narcissism: simultaneity and the psychedelic sixties". In Gaitanidis, Anastasios; Curk, Polona. Narcissism – A Critical Reader. London: Karnac Books. p. 129. ISBN 9781855754539.
Nelson, Kristina (2004). Narcissism in High Fidelity. Lincoln: iUniverse. pp. 1–2. ISBN 9780595318049.
DeWall, C. Nathan; Pond Jr., Richard S.; Campbell, W. Keith; Twenge, Jean M. (August 2011). "Tuning in to psychological change: Linguistic markers of psychological traits and emotions over time in popular U.S. song lyrics".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5 (3): 200–07. doi:10.1037/a0023195.
Twenge, Jean M. (2011). Campbell, W. Keith; Miller, Joshua D., eds. The Handbook of Narcissism and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Theoretical Approaches, Empirical Findings, and Treatment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p. 203. ISBN 9781118029268.
Twenge, Jean M. (2011). Campbell, W. Keith; Miller, Joshua D., eds. The Handbook of Narcissism and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Theoretical Approaches, Empirical Findings, and Treatments.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p. 202. ISBN 9781118029268.
Voronov, M; Singer, J.A. (2002). "The Myth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 Critical Review".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2 (4): 461–80. doi:10.1080/00224540209603912. PMID 12153123. Quoted in Ghorbani, Nima; Watson, P.J.; Krauss, Stephen W.; Bing, Mark N.; Davison, H. Kristl (Summer 2004). "Social Science as Dialogue: Narcissism, Individualist and Collectivist Values, and Religious Interest in Ir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urrent Psychology. 23 (2): 121. doi:10.1007/bf02903072.
Ghorbani, Nima; Watson, P.J.; Krauss, Stephen W.; Bing, Mark N.; Davison, H. Kristl (Summer 2004). "Social Science as Dialogue: Narcissism, Individualist and Collectivist Values, and Religious Interest in Ir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urrent Psychology. 23 (2): 121. doi:10.1007/bf02903072.
Mitchell, Giles. "The Great Narcissist: A Study of Fitzgerald's Gatsby, by Giles Mitchell". fitzgerald.narod.ru. Retrieved 22 October 2017.
Hesse, Morten; Schliewe S; Thomsen RR (2005). "Rating of personality disorder features in popular movie characters". BMC Psychiatry. London: BioMed Central. 5 (1): 45. doi:10.1186/1471-244X-5-45. PMC 1325244. PMID 16336663.
Burrough, Bryan (February 2010). "The return of Gordon Gekko". Vanity Fair. Retrieved 2010-01-1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