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冒名顶替综合症
冒名顶替综合症(也称为冒名顶替现象,冒名顶替,欺诈综合症或冒名顶替者经历)是一种心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个人怀疑自己的成就,并且持续内化恐惧被暴露为“欺诈”。尽管有外部证据表明他们的能力,但是那些经历过这种现象的人仍然确信他们是欺诈行为,并不值得他们所取得的一切。具有冒名顶蕴的个人错误地将他们的成功归因于运气,或者是因为欺骗他人认为他们比他们认为自己更聪明。虽然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高成就女性的流行程度,但已经认识到冒名顶替综合症同样会对男性和女性产生影响。 冒名顶替现象不是精神障碍,但有研究描述了这种内部体验的各种管理方式。目录
1 历史
2 感染率
3 症状
4 测量冒名顶替现象
4.1 冒名顶替者循环
4.2 性别研究
5 发生
5.1 设置
5.2 连接
6 管理
7 社会与文化
8 参考
历史
1978年在Pauline R. Clance博士和Suzanne A. Imes博士的文章“高成就女性中的冒名顶替现象:动力学和治疗干预”中引入了冒名顶替现象这一术语。 Clance和Imes将冒名顶替现象定义为自我感知的知识分子(欺诈)的个体体验。研究人员采访了150名成绩优异的女性,调查了这种内部体验的流行程度。所有参与者都因其同事的专业水平以及所获学位的学术成就以及标准化测试的最高排名得到正式认可。尽管有一致的外部验证证据,但这些女性缺乏对其成就的内部认可。参与者解释了他们的成功是如何运气的,而其他人只是高估了他们的智力和能力。 Clance和Imes认为,这种冒名顶替现象的心理框架是由以下因素产生的:性别刻板印象,早期家庭动态,文化和归因方式。研究人员确定,经历过冒充现象的女性表现出与抑郁,全身焦虑和自信心低有关的症状。
Clance和Imes在其1978年的文章中指出,根据他们的临床经验,冒名顶替现象在男性中并不常见。他们指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研究,以确定冒名顶替现象对男性的影响。在1978年出版之后,更多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经历发生在仅仅是成就卓着的成功女性之外的人口统计学中。
流行
在更新的研究中,冒名顶替现象被研究作为对特定刺激和事件的反应。这是一种在个体中发生的现象(经验),而不是精神障碍。 DSM或ICD中未识别出冒充现象。然而,研究表明,经历过这种现象的人经常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引证需要]这些精神障碍的例子包括抑郁和焦虑,尽管冒名顶替现象与这些其他疾病尚未确立。
症状
冒名顶替的经历可能伴随着焦虑,压力或抑郁。冒名顶替者的经历与以下思想有关:
“我一定不能失败”
“我觉得自己像假的”
“我很幸运”
测量冒名顶替现象
指定用于测量冒名顶替现象特征的第一个尺度由Clance于1985年设计,称为Clance Impostor现象尺度(CIP)。该量表可用于确定恐惧的特征是否存在,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存在。恐惧的方面包括:害怕评价,害怕不能继续成功,害怕不像其他人那样有能力。
在1985年的论文中,Clance解释说,冒充现象可以通过以下六个维度加以区分:
冒名顶替周期
需要特殊或最好的
超人/女超人的特征
害怕失败
否认能力并打折称赞
对成功感到恐惧和内疚
Clance指出,这六个维度的特征可能会有所不同。通过这种模式,对于一个被认为经历冒名顶蕴的个体,必须至少有两个方面存在。 Clance理论认为,通过她创造的冒名顶替周期可以看出理解这种体验表现的最重要方面。
冒名顶替者
Clance 定义的冒名顶替周期始于与成就相关的任务。与成就相关的任务的一个例子可以是通过工作或学校分配的练习。一旦完成了对个人的任务,就会立即产生焦虑,自我怀疑和担忧的感觉。这个循环说明了源于这些感受的两种可能的反应。个人将通过过度准备或拖延做出回应。
如果个人以拖延作出回应,这种初步反应将变成疯狂的努力以完成工作。任务完成后,将会有短暂的成就和放松感。如果在工作完成并上交后给出正面反馈,则个人将对正反馈进行折扣。
如果个人对过度准备的任务做出回应,那么成功的结果将被视为努力工作的结果。如果个人通过拖延做出反应,他们会将结果视为运气。在冒名顶替者周期中,通过努力工作或运气获得成功不会被解释为真实的个人能力问题。这意味着个人用于完成任务的机制无关紧要。即使结果产生积极的反应,给出的反馈也不会影响个人对个人成功的看法。这导致个人打折积极的反馈。
这一系列事件充当强化,使循环保持运动。随着每个周期,感知欺诈,增加自我怀疑,抑郁和焦虑的感觉积累。随着周期的继续,成功的增加导致感觉像欺诈一样加剧。这种经历导致个体因缺乏感知的个人能力而仍然受到困扰。相信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可以“暴露”他们认为自己真实存在的东西。
性别研究
关于冒名顶替现象的研究对于男性和女性中冒名顶替现象的存在进行了不同的评论。 Clance和Imes在1978年的研究中调查了这一高成就女性的经历。在这项研究发表后,研究人员调查了男性和女性的冒名顶替现象。 Clance和Imes认为,这种体验在女性中比男性更为明显。 2006年的一项研究在探讨作为冒名顶替者的感觉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潜在关系时,研究了性别差异。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参与这项研究的女性比参与研究的男性更能体现冒名顶替现象。其他研究表明,女性在表现方面通常会面临冒充现象。能力和力量的感知表现在表现优异的其他人身上。对于男性来说,冒充现象通常是由于害怕不成功或不够好而引起的。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关于冒名顶替现象和性别差异的文献数量较多,表明它在男性和女性中平等分配。
发生
在冒名顶替者现象中强调的欺诈感并不罕见。据估计,近7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会出现一次冒充现象的症状和体征。这可能是新环境,学术或专业的结果。研究表明,冒充现象在学生进入新的学术环境时并不少见。不安全的感觉可能是一个未知的新环境的结果。这可能会降低自信心和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设置
冒充现象可以在其他各种设置中发生。一些例子包括:
一个新的环境
学术设置
在工作场所
社交互动
关系(柏拉图或浪漫)
在人际关系中,有冒名顶蕴的人常常觉得他们没有达到朋友或亲人的期望。具有冒名顶蕴的个人认为他们必须有一些欺骗他人喜欢的东西,并且想要花时间与他们共度,这是很常见的。感到不值得,或者应该拥有他们所拥有的有益关系。
有经验证据证明冒名顶替现象对学生有害。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增加时,冒名顶替现象的症状会减少,反之亦然。学生们的担忧和情绪直接影响了他们在课程中的表现。
课堂上冒名顶替现象的常见想法包括:
学生将自己与同学比较
当学生将自己与同学比较时,他们并没有在学业上做好准备
学生经常质疑他们被接受进入该计划的理由
学生认为积极的认可,奖励和良好的成绩源于外部因素,而不是个人能力或智力。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冒名顶替现象对学生,特别是有色人种学生的影响。他们发现学生对欺诈的感受导致了心理上的困扰。有色人种的学生经常质疑他们被录入该计划的理由。他们持有错误的假设,即他们只是因为肯定行动而接受了他们的接受 - 而不是他们的特殊申请和他们必须提供的品质。
连接
研究表明,冒名顶替现象与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关联:
家庭期望
过度保护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
研究生课程
种族身份
归因方式
焦虑
抑郁
较低的特质自尊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
过度的自我监控,强调自我价值
列出的方面并不相互排斥。 通常发现这些组件与具有冒名顶替现象的个体相关。 推断这些方面之间的相关关系会导致冒名顶替者的经历是不正确的。
对于有冒名顶替现象的人来说,内疚感通常会导致对成功的恐惧。 以下是常见想法的例子,以及导致内疚感的言论,并加强了这种现象。
他们能够接受的良好教育
得到别人的认可,获得了生命的成功
相信与朋友或爱人相比,处于更好的境地是不对的或公平的
被称为:
“聪明人”
“才华横溢的人”
“责任人”
“敏感的人”
“好的”
“我们最喜欢的”
管理
在他们1978年的论文中,Clance和Imes提出了一种治疗方法,用于他们的参与者/客户有冒名顶替现象。这种技术包括一个群体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不同的人会遇到也有这种经历的人。研究人员在1978年的论文中解释了小组会议如何对他们的参与者产生重大影响。他们提出,他们认识到他们不是唯一经历过这些感受的人。参与者还需要完成各种家庭作业。其中一项任务包括让参与者回忆起他们认为自己被愚弄过的所有人,或者过去曾被欺骗过的人。另一个带回家的任务是让个人写下他们将收到的积极反馈。后来,他们不得不回想起为什么他们收到了这些反馈,而这让他们从负面的角度看待它。在小组会议中,研究人员还让参与者重新思考关于表现的共同看法和想法。一个例子就是改变:“我可能会通过这次考试”,“我会在这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事件发生之前简单地提取自我怀疑有助于消除冒名顶疚的感觉。建议挣扎于此经历的个人寻求朋友和家人的支持。虽然冒充现象不是精神状态,但它仍然可以以巨大的方式影响个人。
关于冒名顶替主义治疗方法的其他研究强调了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具有冒名顶替现象的个人通常将自尊和自我价值与他人联系起来。冒名顶替现象的其他治疗方法的一个主要方面集中在将两者分离为完全独立的实体。
在2013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Queena Hoang提出,内在动机可以减少由冒名顶替现象引起的欺诈行为。这包括一系列重新构思的当前想法。以下是Hoang 2013年论文中列出的例子:
“我想获得这个学位。我不会放弃,并且有太多的自豪感可以走开。”
“如果我能做到这一点,我将来能够帮助别人,并像我一样积极地与人合作。”
“我可以成为其他色彩人士的声音,他们没有像我这样的机会。”
“我知道我能做到这一点。”
学习如何“成为自己的人”
学习如何接受和相信恭维
Hoang还建议,为新生或入学的学生实施辅导计划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自我怀疑感。拥有一名参与该计划的导师将有助于新学生获得支持。这样可以实现更顺畅,更少压倒性的过渡。
可以通过多种心理治疗解决冒名顶替者的经历。 小组心理治疗是减轻冒名顶替者经验的一种特别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社会与文化
Maya Angelou:“我已经写了11本书,但每次我都会想,'哦,哦,他们现在就会发现。我对每个人都开了玩笑,他们会找我出去的。'”
经常在聚光灯下看到的各种人都认为他们曾经/曾经历过像欺诈一样的感觉。 记者戴安娜·克劳说:“我花了很多时间不申请奖励几年。”当她确实获得了一些奖项时,它强化了冒名顶替的感觉。 她说,“有一点想知道获奖的是否真的值得奖励。”
以下列表包括据报道也经历过这种现象的其他知名人士:
玛雅安吉洛
艾玛沃特森
汤姆汉克斯
Michelle Pfeiffer
查克洛瑞
尼尔盖曼
约翰格林[引证需要]
Tommy Cooper [需要页面]
谢丽尔桑德伯格[引证需要]
索尼娅索托马约尔
Mike Cannon-Brookes
亨利罗林斯
海莉·威廉姆斯
米歇尔奥巴马
另见
Psychology portal
Dunning–Kruger effect – a cognitive bias wherein people of non-average ability (both high and low) see themselves as a bit above average
Explanatory style – how people typically explain events to themselves
Illusory superiority – a cognitive bias whereby a person overestimates their own qualities and abilities
Inner critic
"Fakin' It" (Simon & Garfunkel song) – 60s-era pop/rock song on the subject
Jonah complex – the fear of success which prevents the realisation of one's potential
Mindset
Poseur
Self-handicapping
Setting up to fail § Setting oneself up to fail
Tall poppy syndrome – aspects of a culture where people of high status are resented for having been viewed as superior to their peers
参考:
Langford, Joe; Clance, Pauline Rose (Fall 1993).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regarding dynamics, personality and family patter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PDF).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 30 (3): 495–501. doi:10.1037/0033-3204.30.3.495. Studies of college students (Harvey, 1981; Bussotti, 1990; Langford, 1990), college professors (Topping, 1983), and successful professionals (Dingman, 1987) have all failed, however, to reveal any sex differences in impostor feelings, suggesting that males in these populations are just as likely as females to have low expectations of success and to make attributions to non-ability related factors.
Sakulku, J.; Alexander, J. (2011).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6: 73–92. doi:10.14456/ijbs.2011.6.
Lebowitz, Shana (12 January 2016). "Men are suffering from a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that can undermine their success, but they're too ashamed to talk about it". businessinsider.com. Business Insider. Retrieved 8 February 2016.
Clance, Pauline R.; Imes, Suzanne A. (Fall 1978).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in High Achieving Women: Dynamic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PDF).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5 (3). doi:10.1037/h0086006.
Corkindale, Gill. "Overcoming Imposter Syndrom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Retrieved April 18, 2017.
Hoang, Queena (January 2013).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Overcoming Internalized Barriers and Recognizing Achievements". The Vermont Connection. 34, Article 6. – via http://scholarworks.uvm.edu/tvc/vol34/iss1/6.
Kumar, S.; Jagacinski, C.M. (2006). "Impostors have goals too: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0 (1): 147–157.
Royse Roskowki, Jane C. (2010). "Impostor Phenomenon and Counselling Self-Efficacy: The Impact of Impostor Feelings". Ball State University.
Ravindran, Sandeep (November 15, 2016). "Feeling Like A Fraud: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in Science Writing". The Open Notebook.
Cokley; et al. "An Examination if the Impact of Minority Status Stress and Impostor Feelings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Diverse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ling and Development. 41, 82-95.
Matthews, Gail; Clance, Pauline Rose (February 1985). "Treatment of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in psychotherapy clients". Psychotherapy in Private Practice. 3 (1): 71–81. doi:10.1300/J294v03n01_09.
Leahy, Robert L. (2005). "Work worries: What if I really mess up?". The worry cure: seven steps to stop worry from stopping you. New York: Harmony Books. pp. 273–290 (274). ISBN 1400097657. OCLC 57531355. Discusses treatment of impostor syndrome with cognitive therapy.
Harris, Russ (2011). The confidence gap: a guide to overcoming fear and self-doubt. Boston: Trumpeter. ISBN 9781590309230. OCLC 694394371. Discusses treatment of impostor syndrome with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Clance, Pauline Rose; Dingman, Debbara; Reviere, Susan L.; Stober, Dianne R. (June 1995). "Impostor phenomenon in an interpersonal/social context". Women & Therapy. 16 (4): 79–96 (87). doi:10.1300/J015v16n04_07. 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women struggling with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is group psychotherapy.
Lowman, Rodney L. (1993). "Fear of success and fear of failure".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of work dysfunction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p. 74–82 (81). doi:10.1037/10133-004. ISBN 155798204X. OCLC 27812757. Group treatment programs have reported positive results in lowering FOF (Rajendran & Kaliappan, 1990). The value of groups in countering the so-called impostor phenomenon, in which an individual feels that he or she has succeeded inappropriately and will soon be "found out" to be a fraud, has also been reported (Clance & O'Toole, 1987; J. A. Steinberg, 1986).
Richards, Carl (October 26, 2015). "Learning to Deal With the Impostor Syndrome".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2017-12-15. I have written 11 books, but each time I think, 'Uh oh, they're going to find out now. I've run a game on everybody, and they're going to find me out.'
"Emma Watson: I suffered from imposter syndrome after Harry Potter Now magazine". Now Magazine. 2011.
Hanks, Tom. "Tom Hanks Says Self-Doubt Is 'A High-Wire Act That We All Walk'". NPR.org. Retrieved 2017-01-13.
Aronofsky, Darren. "Michelle Pfeiffer". Wmagazine.com. Retrieved 2018-02-28.
High achievers suffering from imposter syndrome News.com Dec 10 2013
Neil Gaiman's commencement speech to the University of the arts graduating class of 2012 Philadelphia,
Ha, Thu-Huong (May 15, 2017). "Neil Gaiman has the perfect anecdote to soothe anyone with impostor syndrome". Quartz. Retrieved June 8, 2017.
Fisher, John (2007) . Tommy Cooper: always leave them laughing. London: Harper. ISBN 9780007215119. OCLC 174093089.
Women who feel like frauds Forbes October 2011
Atlassian billionaire Mike Cannon-Brookes on 'imposter syndrome', Tesla and the SA power crisis
Rogan, Joe (August 9, 2018). "Joe Rogan (Podcast Site) Episode 1155". Joe Rogan (Podcast Site). Retrieved 2018-08-15.
"Behind the Brand".
"Michelle Obama: 'I still have impostor syndrome'". BBC News. Retrieved 4 December 201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