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 发表于 10 小时前

颈前区局部解剖详细讲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21hBHEeM/
这是一个关于“颈前区局部解剖”的详细、系统性的讲解。颈前区是颈部外科手术、气管切开、甲状腺操作等的重要区域,掌握其解剖结构至关重要。

颈前区局部解剖

颈前区,又称颈前三角,是指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下颌骨下缘与前正中线之间的区域。为了更精确地描述,通常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小三角区域。

一、 境界与分区

1.境界:
       上界: 下颌骨下缘
       下界: 胸骨上切迹(颈静脉切迹)
       外侧界: 两侧的胸锁乳突肌前缘
       内侧界: 前正中线

2.分区(四个三角):
    颈前区由二腹肌和肩胛舌骨肌上腹分为四个重要的三角:

       1. 下颌下三角
         边界: 由下颌骨下缘和二腹肌的前、后腹围成。
         主要内容: 下颌下腺及其周围的下颌下淋巴结、面动脉、面静脉、舌神经和舌下神经。

       2. 颈动脉三角
         边界: 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
         主要内容: 颈总动脉及其分叉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部位(有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颈内静脉、迷走神经、以及舌下神经。此区域是探查颈部大血管和神经的关键区域。

       3. 肌三角
         边界: 由胸锁乳突肌下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前正中线围成。
         主要内容: 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以及与之相关的喉返神经。这是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手术的区域。

       4. 颏下三角
         边界: 由两侧二腹肌前腹和舌骨体围成。
         主要内容: 为数个颏下淋巴结,引流下唇中部和舌尖的淋巴。

二、 层次结构(由浅入深)

1.皮肤: 较薄,移动性大,皮纹呈横向,故颈部手术多采用横向切口,以利于愈合和美观。

2.浅筋膜
       包含颈阔肌: 一层薄而宽阔的皮肌,手术缝合时需对合此肌层,以减少疤痕。
       浅静脉:
         颈前静脉: 沿前正中线两侧下行。
         颈外静脉: 由下颌后静脉后支和耳后静脉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下行。
       皮神经: 主要为颈丛皮支,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包括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此点是颈部浅层麻醉的阻滞点。

3.颈深筋膜
    颈深筋膜分层包裹着颈部的深层结构,分为三层:

       浅层(封套层): 像围脖一样包绕整个颈部,向后附着于项韧带,向上附着于下颌骨,向下附着于胸骨。
       中层(气管前层/内脏筋膜):
         包绕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形成甲状腺假被膜(甲状腺鞘),包裹甲状腺。
         后方形成颈动脉鞘,包裹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
       深层(椎前层): 覆盖在椎前肌和斜角肌表面,向下延至胸腔。膈神经和臂丛神经根行于其深面。

4.舌骨下肌群
    位于颈前正中线两侧,扁平的带状肌,覆盖在甲状腺和气管前方。包括:
       胸骨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甲状舌骨肌
       作用: 下降舌骨和喉。

5.深部脏器与血管神经
    这是颈前区最核心的结构。

       甲状腺
         位置: 位于喉和气管的前外侧,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至第6气管软骨。
         被膜: 由真被膜(纤维囊)和假被膜(来自气管前筋膜)包裹,两者之间为囊鞘间隙,内有血管和甲状旁腺。
         固定装置: 甲状腺借甲状腺悬韧带固定于环状软骨,故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
         血管:
               甲状腺上动脉(来自颈外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手术中结扎此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上极,以免损伤该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甲状腺下动脉(来自甲状颈干)与喉返神经关系复杂。神经多在气管食管沟内上行,与动脉交叉。手术中处理甲状腺下动脉是防止损伤喉返神经的关键。
               甲状腺最下动脉(出现率约10%)。
               静脉: 甲状腺上、中、下静脉,分别汇入颈内静脉和头臂静脉。

       甲状旁腺: 通常为上下两对,位于甲状腺侧叶背面,真假被膜之间,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甲状腺手术中极易被误切。

       气管颈部
         上起环状软骨(平C6),下至胸骨颈静脉切迹(平T2/T3)。
         气管切开术通常在第2-4气管软骨环处进行。头后仰位可使气管更接近体表。

       颈动脉鞘及其内容
         位置: 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
         内容: 颈总动脉(内侧)、颈内静脉(外侧)、迷走神经(后方)。
         颈动脉窦: 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为压力感受器。
         颈动脉小球: 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的化学感受器。

三、 临床联系

1.甲状腺手术: 必须熟悉甲状腺的血管与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的解剖关系,以避免术后声音改变和呼吸困难。
2.气管切开术: 需熟知气管颈部的位置、毗邻(甲状腺峡部通常覆盖在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和层次结构。
3.颈部肿块: 根据肿块的位置(在哪个三角区),可以初步判断其来源(如淋巴结、甲状腺、唾液腺等)。
4.颈根部压迫: 如胸骨后甲状腺肿或颈部肿瘤可能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压迫颈内静脉导致面部水肿。

总结流程图:颈前区层次(由浅入深)

皮肤 → 浅筋膜(含颈阔肌、颈前静脉、皮神经) → 颈深筋膜浅层 → 舌骨下肌群 → 颈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 → 甲状腺、气管、食管、颈动脉鞘(内含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

这个区域结构紧凑,毗邻复杂,是解剖学和临床外科学的重点和难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颈前区局部解剖详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