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合理用药
痛风性关节炎的合理用药
痛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引起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风湿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引起的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也可由尿酸结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歇。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上可将痛风和高 尿酸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病因大未阐明,属多基因遗传,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继发性是由组织细胞核内核酸大量分解如白血病和肿瘤化疗引起,或因肾功能衰竭使尿酸排泄减少,或由于各种药物如双氢克尿噻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或由于体内有多量酮酸生成而抑制尿酸从尿中排泄所造成。
病理
痛风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痛风石。它是尿酸盐针状结晶沉积,并产生慢性异物反应、周围被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所包围形成的异物结节。尿酸盐结晶为水溶性。痛风石常见于关节软骨、滑膜、腱鞘、关节周围组织、皮下组织、骨骺及肾间质部位。关节软骨是尿酸盐最常见沉积的部位,有时是唯一的沉积处。
临床特点
(一)、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三)、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1、关节畸形僵硬
2、痛风石
3、肾脏病变
(1)、痛风性肾病
(2)、尿路结石
(3)、急性尿酸性肾病
4、心血管病变
5、眼部病变
6、其他
(1)、肝糖原沉积症1型
(2)、lesch-nyhan综合症
治疗
目前对痛风仍无根治药物。临床治疗要求达到以下4个目的:1、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2、防止关节炎发作;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止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引起各种并发症;4防止尿酸肾结石形成
药物治疗越早越好,早期治疗可使症状迅速缓解,延迟治疗则可致疗效下降而使炎症不易控制。在发作间歇期及慢性期须使用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使尿酸浓度下降并维持在378umol/l以下,以防止痛风石形成,减轻肾脏损害。同时口服小苏打,10g/次,tid ,保持尿液呈碱性,有利于尿酸排泄。
秋水仙碱
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初用时每小时0.5mg或两小时1mg,至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时停用。一般须用4-8mg,症状可在6=12小时内缓解,24-48小时内控制,以后可给维持量0.5mg bid-tid。对肾功能减退者。初期24小时内不宜超过3mg
本品毒性较大。(1)胃肠道症状:腹痛、腹泻、呕吐及食欲不振为常见的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80%,严重者可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长期服用者可出现严重的出血性胃肠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2)肌肉、周围神经病变:有近端肌无力和(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增高。在肌细胞受损同时可出现周围神经轴突性多神经病变,表现为麻木、刺痛和无力。肌神经病变并不多见,往往在预防痛风而长期服用者和有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出现。(3)骨髓抑制:出现血小板减少,中性细胞下降,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时可危及生命。(4)休克:表现为少尿、血尿、抽搐及意识障碍。死亡率高,多见于老年人。(5)致畸:文献报道2例Down综合征婴儿的父亲均为因家族性地中海热而有长期服用秋水仙碱史者。(6)其他:脱发、皮疹、发热及肝损害等。(7)、本品可致畸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非甾体抗炎药
消炎痛应用最为广泛,初剂量25-50mg,每8小时一次,症状减轻后改为25mg,bin-tid,连用三日,注意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禁用
糖皮质激素
对病情严重而秋水仙碱等治疗无效时采用,一般使用强的松30mg,晨间顿服,持续2-3日。病变局限于某个单关节时,可用醋酸可的松25-50mg作关节腔局部注射,疼痛可在12-24小时内完全缓解。
该组药物疗效迅速,但停药后易“反跳复发”。临床上常加用秋水仙碱,以防止反跳
别嘌呤醇
适用于尿酸合成过多,血尿酸过高,对排尿酸药物无效或过敏,肾尿酸结石反复形成或肾功能衰竭及骨髓增生性疾病化疗前后等情况。每次100mg tig口服。不良反应1.个别病人可出现皮疹、腹泻、腹痛、低热,暂时性转氨酶升高或粒细胞减少。 2.本品服用初期可诱发痛风,故于开始4~8周内可与小剂量秋水仙碱合用。 3.服药期间应多饮水,并使尿液呈中性或碱性,以利尿酸排泄。
苯溴马隆
适用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慢性期,对不宜用别嘌呤醇和丙磺舒或具有广泛性痛风结石者尤为适用25-100mg qd 不良反应:通常患者均能适应,1)胃肠反应:恶心及腹部不适等。(2)引起肾结石和肾绞痛。 (3)诱发关节炎急性发作。(4)罕见发热、皮疹和肝或肾功能损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