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屯医学

标题: 人格心理学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江    时间: 2019-6-8 00:03
标题: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格及其在个体之间的差异。这是一项科学研究,旨在展示人们如何因心理力量而个体差异。[1]其重点领域包括:

构建个人及其主要心理过程的连贯图景
调查个体心理差异
调查人的性格和个体之间的心理相似性
“人格”是一种动态的[需要澄清],一个人所拥有的有组织的一系列特征,这些特征独特地[需要澄清]影响他们在各种情况下的环境,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人格这个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意思是“面具”。

人格也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社会调整和行为的模式,这些模式强烈地影响了一个人的期望,自我认知,价值观和态度。人格也可以预测人类对其他人,问题和压力的反应。[2] [3] Gordon Allport(1937)描述了研究人格的两种主要方式:相似和特定。相似心理学寻求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人的一般规律,例如自我实现的原则或外向性的特征。 Idiographic心理学试图了解特定个体的独特方面。

人格研究在心理学方面具有广泛而多样的历史,具有丰富的理论传统。主要理论包括倾向(特质)视角,心理动力学,人文主义,生物学,行为主义,进化学和社会学习视角。然而,许多研究人员和心理学家没有明确地以某种观点来表明自己,而是采取折衷的方法。该领域的研究是经验驱动的 - 例如维度模型,基于多元统计数据,如因子分析 - 或强调理论发展,如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发展。还强调人格测试的应用领域。在心理教育和培训中,人格性质及其心理发展的研究通常被视为异常心理学或临床心理学课程的先决条件。

[attach]7981[/attach]
人格维度描绘的图片。

目录
1 哲学假设
2 人格理论
2.1 类型理论
2.2 精神分析理论
2.3 行为主义理论
2.4 社会认知理论
2.5 人文理论
2.6 生物心理学理论
2.6.1 人格的遗传基础
2.7 进化论
2.8 驱动理论
3 人格测试
3.1 人格理论评估标准
3.2 衡量内心体验的方法
4 参考

哲学假设
历史和现代人格理论家提出的许多观点源于他们所持有的基本哲学假设。 人格研究不是纯粹的经验学科,因为它带来了艺术,科学和哲学的元素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以下五个类别是理论家不同意的一些最基本的哲学假设:[4]

自由与决定论 - 这是人类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并理解其背后的动机,或者他们的行为是否由他们无法控制的力量因果关系决定的问题。行为被各种理论归类为无意识,环境或生物。[4]
遗传(自然)与环境(培育) - 人格被认为主要取决于遗传学和生物学,或环境和经验。当代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格特质都是基于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这个舞台上的先驱之一是C. Robert Cloninger,他是气质和人物模型的先驱。[4]
唯一性与普遍性 - 这个问题讨论了每个人的个性(唯一性)或自然相似性(普遍性)的程度。戈登奥尔波特,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都是个人独特性的拥护者。相反,行为主义者和认知理论家强调普遍原则的重要性,例如强化和自我效能。[4]
积极与被动 - 这个问题探讨人类是主要通过个人主动(主动)还是通过外部刺激来行动。传统的行为理论家通常认为人类的环境是被动地塑造的,而人文主义和认知理论家则认为人类在他们的角色中更加活跃。[4]大多数现代理论家都认为两者都很重要,总体行为主要取决于特征和情境因素是短期行为的主要预测因素。[5] [6] [7]
乐观与悲观 - 人格理论在人类是否在改变自己的个性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强调学习的理论往往比那些没有学习的理论更乐观。[4]
人格理论
输入理论
人格类型是指不同类型人的心理分类。人格类型与人格特质不同,人格特征有不同程度的不同。关于人格的理论有很多类型,但每种理论都包含几种,有时甚至很多次理论。由任何给定的心理学家构建的“人格理论”将包含多个相关理论或子理论,这些理论或子理论经常随着更多心理学家探索该理论而扩展。[8]例如,根据类型理论,有两种类型的人,内向和外向。 According to trait theories, introversion and 外向是一个持续的维度的一部分,中间有许多人。心理类型的概念起源于Carl Jung的理论着作,[9]特别是在他1921年的着作“心理学类型的心理学”和威廉·马斯顿[10]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荣格的着作和观察的基础上,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布里格斯通过构建迈尔斯 - 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来描绘人格类型。[11]这个模型后来由David Keirsey使用,与Jung,Briggs和Myers有不同的理解。[12]在前苏联,立陶宛人AušraAugustinavičiūtė独立地从荣格的社会学中衍生出一种人格类型。

理论也可以被认为是人格或心理学的“方法”,通常被称为模型。该模型是一种较老的,更理论化的人格方法,接受外向和内向作为与两对心理功能相关的基本心理取向:

感知功能:感知和直觉(信任具体,感知导向的事实与信任抽象概念和想象的可能性)
判断功能:思考和感觉(主要基于逻辑决策而不是基于情感决定)。
Briggs和Myers还在他们的类型指示符中添加了另一个人格维度,以衡量一个人在与外部世界交互时是否更喜欢使用判断或感知功能。因此,它们包含的问题旨在表明某人是希望得出结论(判断)还是保持选择权(感知)。[11]

这种人格类型学具有特质理论的某些方面:它用相反的固定特征来解释人们的行为。在这些更传统的模型中,感知/直觉偏好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将人分为“N”(直观)或“S”(感知)人格类型。进一步假设“N”被思考或感觉引导并分为“NT”(科学家,工程师)或“NF”(作者,人道主义)气质。相反,假设“S”被判断/感知轴更多地引导,因此被分成“SJ”(守护者,传统主义者)或“SP”(表演者,工匠)气质。这四个被认为是基本的,每种情况下的其他两个因素(包括总是外向/内向)不那么重要。对这种传统观点的批评者观察到,这些类型可能是专业人士非常强烈的刻板印象(尽管Myers和Keirsey都没有在他们的类型描述中引入这种陈规定型观念),[11]因此可能更多地是因为需要对人们进行分类。指导他们的职业选择。[13]除其他异议外,还出现了五因素观点,即较少关注工作条件下的行为,更关注个人和情感环境中的行为。 (MBTI不是为了衡量“工作自我”而设计的,而是Myers和McCaulley所谓的“脱鞋自我”。[14])

A型和B型人格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Meyer Friedman和他的同事定义了他们所谓的A型和B型行为模式。他们推测,强烈的,驾驶困难的A型人士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更高,因为他们是“压力瘾君子”。另一方面,B型人倾向于放松,竞争力较弱,风险较低。还有一种AB型混合型材。

John L. Holland的RIASEC职业模式,通常被称为荷兰法典,规定六种人格类型引导人们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在这个环形模型中,六种类型表示为六边形,相邻类型与更远的类型更紧密相关。该模型广泛用于职业咨询。

Eduard Spranger的人格模型,包括六种(或者,通过一些修订,6 + 1)基本类型的价值态度,在他的书“男人类型”(Lebensformen; Halle(Saale):Niemeyer,1914; PJW Pigors的英文翻译)中有所描述 - 纽约:GE Stechert公司,1928年)。

人格九型人格,一种人格模型,主要用作九种相互关联的人格类型的类型。它被批评为受到解释,难以进行科学测试或验证。

也许最古老的人格心理学尝试是印度佛教阿比达玛学校概述的人格类型学。这种类型主要关注消极的个人特征(贪婪,仇恨和妄想)以及用于对抗这些特征的相应积极冥想练习。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根据人格的各种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人类行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这一思想流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利用他那个时代的物理学(热力学)来指出心理动力学这个术语。基于将热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想法,他提出精神能量可以转化为行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对动态的,无意识的心理冲突至关重要。[15]

弗洛伊德将人的性格分为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身份,自我和超我。 id根据快乐原则行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都要求立即满足其需求;然后必须出现自我,以便按照外部世界切实地满足身份的愿望和要求,坚持现实原则。最后,超我(良心)在自我上灌输道德判断和社会规则,从而迫使身份的要求不仅在现实而且在道德上得到满足。超我是人格发展的最后一个功能,是童年时期建立的父母/社会理想的体现。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基于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动态相互作用。[16]

从“爱欲”(性别;本能的自我保护)和“Thanatos”(死亡;本能的自我毁灭)分别驱动的性(性)和侵略性能量的引导和释放是他的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16]值得注意的是,弗洛伊德对性的广泛理解包括人体所经历的各种愉悦感受。

弗洛伊德提出了五个性格发展的性心理阶段。他认为成年人的个性取决于儿童早期的经历,并且主要取决于五岁。[16]在婴儿期进行的固定有助于成人的个性和行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早期的同事之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确实同意弗洛伊德认为幼儿经历对发展很重要,并认为出生顺序可能会影响人格发展。阿德勒认为,年龄最大的孩子是能够设定高成就目标的个体,以便在年幼的兄弟姐妹出生时获得注意力。他认为中间孩子具有竞争力和野心。他认为这种行为是出于超越长子成就的想法。然而,他补充说,中间孩子往往不关心他们的行为所带来的荣耀。他还认为最年轻的人会更依赖和善于交际。阿德勒最后猜测,独生子女喜欢成为关注的焦点并迅速成熟,但最终却无法独立。

Heinz Kohut认为弗洛伊德的移情理念与此类似。他将自恋作为人们如何培养自我意识的典范。自恋是一种被夸大的自我意识,人们认为自我存在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低自尊和无价值感。 Kohut通过扩展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并引入他称之为镜像和理想化的“自我对象转移”,对该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换句话说,孩子需要理想化和情感上的“沉入”,并认同父母或兄弟姐妹等崇拜人物的理想能力。他们还需要让这些人反映自己的自我价值。这些经历使他们能够学习自我安抚和其他技能,这些技能是健康自我发展所必需的。

Karen Horney是人格理论界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她被称为“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发展。她相信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这两种观点。 “真正的自我”是人类在人格,价值观和道德方面的行为方式;但“理想的自我”是个人为了符合社会和个人规范而实施的结构。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者根据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来解释人格。用于分析人格行为方面的方法被称为行为理论或学习条件理论。这些方法与弗洛伊德哲学背道而驰。这种人格心理集中的主要原则之一是强调科学思考和实验。这个思想流派是由B. F. Skinner开发的,他提出了一个强调人或“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型。斯金纳认为孩子做坏事是因为这种行为获得了作为强化者的注意力。例如:一个孩子哭了,因为孩子过去的哭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些都是回应和后果。反应是孩子哭泣,孩子的注意力是强化后果。根据这一理论,人们的行为是由操作性条件反射等过程形成的。斯金纳提出了一个“三项应急模型”,它有助于促进基于“刺激 - 反应 - 后果模型”的行为分析,其中关键问题是:“在哪种情况下或先前的'刺激'中,有机体参与特定行为或“反应”,反过来会产生特定的“后果”?“[17]

理查德赫恩斯坦通过考虑态度和特征来扩展这一理论。随着一组刺激的存在,反应强度(反应趋势)变得稳定,态度就会发展。不是用非行为语言描述可调节特征,而是在给定情况下的响应强度考虑环境部分。赫尔斯坦也认为特征具有大的遗传或生物成分,大多数现代行为主义者也是如此。[17]

伊万巴甫洛夫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影响力。他因涉及狗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而闻名,这使他发现了行为主义的基础。[17]

社会认知理论
在认知理论中,行为被解释为以对世界的认知(例如期望)为指导,特别是关于其他人的认知。认知理论是强调认知过程的人格理论,例如思考和判断。

社会学习理论家艾伯特班杜拉认为,记忆和情感的力量与环境影响相结合。班杜拉主要以他的“波波娃娃实验”而闻名。在这些实验中,班杜拉视频录制了一名大学生踢和口头滥用bobo娃娃。然后他将这个视频展示给一群准备出去玩的幼儿园儿童。当他们进入游戏室时,他们看到了bobo娃娃和一些锤子。在游戏中观察这些孩子的人看到一群孩子在敲打娃娃。他称这项研究和他的发现是观察性学习或建模。

Baron(1982)列出了认知风格方法的早期例子。[18]其中包括Witkin(1965)关于场依赖的研究,Gardner(1953)发现人们一直偏爱他们用来对异质物体进行分类的类别数量,而Block和Petersen(1955)对线性歧视判断的信心进行了研究。 Baron将人格认知方法的早期发展与自我心理学联系起来。这个领域更重要的是:

归因风格理论[19]涉及人们解释生活中事件的不同方式。这种方法建立在控制点的基础上,但通过陈述我们还需要考虑人们是否归因于稳定原因或可变原因,以及全局原因或特定原因来扩展它。
已经开发了各种尺度来评估归因方式和控制位置。控制量表包括Rotter和后来的Duttweiler,Nowicki和Strickland(1973)儿童控制量表以及健康领域的各种控制量表,最着名的是Kenneth Wallston和他的同事,多维健康控制量表。[20]归因风格已通过归因风格问卷调查,[21]扩展归因风格问卷调查,[22]归因问卷调查,[23]真实事件归因风格调查问卷[24]和归因风格评估测试[25]。

成就风格理论侧重于识别个人的控制点倾向,例如通过Rotter的评估,并由Cassandra Bolyard Whyte发现,为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26]根据Cassandra B. Whyte的说法,具有内部控制倾向的个体可能会持续到更好的学业成绩水平,呈现出成就个性。[26]
自20世纪70年代关于成就的研究以来,人们认识到倾向于认为勤奋和坚持经常导致生活和学业目标的实现,这影响了与不同年龄和不同环境的学生的正式教育和咨询工作。[27]咨询旨在鼓励个人设计雄心勃勃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同时认识到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通常会导致学生和员工采用更积极的成就方式,无论其环境如何,都包括高等教育,工作场所,或司法程序设计。[27] [28]

Walter Mischel(1999)也为人格的认知方法辩护。他的工作涉及“认知情感单位”,并考虑诸如刺激编码,情感,目标设定和自我调节信念等因素。 “认知情感单位”一词表示他的方法如何考虑影响和认知。

认知 - 体验自我理论(CEST)是另一种认知人格理论。 CEST由Seymour Epstein开发,认为人类通过两个独立的信息处理系统运作:体验系统和理性系统。体验系统是快速和情绪驱动的。理性的系统是缓慢的,逻辑驱动的。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以确定我们的目标,想法和行为。[29]

个人建构心理学(PCP)是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格理论。凯利对人格的基本观点是,人们就像天真的科学家一样,通过特定的视角来看世界,这是基于他们用来预测事件的独特组织结构。但由于人们是天真的科学家,他们有时会使用系统来构建世界,这些系统被不适用于当前社会状况的特殊经历所扭曲。长期未能描述和/或预测事件的构造系统,并未被适当修改以理解和预测一个人正在改变的社会世界,被认为是构成精神病理学(或精神疾病)的基础。[引证需要]从理论上讲,凯利派生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以及一种称为“剧目网格访谈”的技术,帮助他的患者在治疗师的干预或解释最少的情况下发现他们自己的“结构”。剧目网格后来被用于组织内部的各种用途,包括决策和解释其他人的世界观。[30]

人文理论
人文心理学强调人们有自由意志,这在决定他们的行为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人文主义心理学侧重于人的主观经验,而不是决定行为的强制性,决定性因素。[31]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这种观点基于Combs和Snygg(1949)的“现象场”理论。[32]罗杰斯和马斯洛是一群心理学家,他们共同合作了十年,创作了人文心理学杂志。该期刊主要侧重于整体观察个人,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内部的独立特征和过程。

罗伯特·怀特写了一本书“The Abnormal Personality”,该书成为异常心理学的标准文本。他还调查了人类需要努力实现能力和影响等积极目标,以抵消弗洛伊德对人格发展的病理因素的重视。[33]

马斯洛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他所谓的“自我实现者”,即那些“实现自我,尽其所能”的人。马斯洛相信所有对增长感兴趣的人都会转向自我实现(成长,快乐,满足)的观点。这些人中的许多人表现出他们个性的维度趋势。根据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包括四个关键维度:[34]

意识 - 保持不断的享受和敬畏生命。这些人经常经历“高峰体验”。他将峰值体验定义为“在任何经验的集约化程度,以至于存在对自我的损失或超越”。高峰体验是指个体感知自己的扩张,并发现生活中的统一和意义。对参与活动的强烈关注,例如参加马拉松比赛,可能会引发高峰体验。
以现实和问题为中心 - 倾向于关注环境中的“问题”。
接受/自发 - 接受环境和不可改变的东西。
不受欢迎的幽默感/民主 - 不要善意地开玩笑说别人,这可能被视为冒犯。他们有各种背景和宗教的朋友,并拥有非常亲密的友谊。
马斯洛和罗杰斯强调了一个人的观点,认为这个人是一个活跃的,富有创造力的,体验人类的人,他们生活在现在,主观地回应当前的观念,关系和遭遇。他们不同意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那些人的黑暗悲观观点,而是将人本主义理论视为积极和乐观的建议,强调人格倾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这种进步的自我将继续成为其不断变化的世界的中心;一个有助于塑造自我但不一定限制它的世界。相反,自我有基于与这个世界相遇的成熟机会。这种理解试图减少对无望冗余的接受。人道主义治疗通常依赖于客户获取过去的信息及其对当前的影响,因此客户决定治疗师可以发起的指导类型。这允许个性化的治疗方法。罗杰斯发现患者对其他人的反应不同。罗杰斯试图模拟一种特定的治疗方法 - 他强调反思或同情反应。此响应类型采用客户端的观点,并反映他们的感受和上下文。一个反思性回应的例子是,“看来你对即将到来的婚姻感到焦虑”。这种反应类型旨在澄清治疗师的理解,同时也鼓励客户更深入地思考并寻求充分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感受。

生物心理学理论
[attach]7983[/attach]

[attach]7982[/attach]
Van Horn等人在Phineas Gage事故中影响脑纤维通路的假色表示。
生物学在人格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人格心理学中生物学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确定遗传决定因素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个体心理。[35]关于可能的人格生物学基础的一些最早的思考源于Phineas Gage。在一次1848年的事故中,一根巨大的铁杆被驱赶通过盖奇的脑袋,他的性格显然因此而改变,尽管这些心理变化的描述[36]通常被夸大了。[37] [38]

一般来说,脑损伤患者很难找到和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开始使用脑电图(EE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以及最近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成像技术,有助于定位大脑中的人格特征。

人格的遗传基础
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允许对遗传学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涉及遗传性,人格特质以及环境与遗传对人格的影响。众所周知,人类基因组在人格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以前,遗传性人格研究侧重于与特定人格特征相关的特定基因。今天,基因 - 人格关系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与人格相关的基因的激活和表达,并形成所谓的行为遗传学的一部分。基因为表达不同的细胞提供了许多选择;但是,环境决定了哪些是被激活的。许多研究已经以不同的方式注意到这种关系,我们的身体可以发展,但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我们的思想和人格的塑造也与这种生物关系有关。[39]
DNA环境相互作用在人格发展中很重要,因为这种关系决定了DNA代码的哪一部分实际上被制成了将成为个体一部分的蛋白质。虽然基因组提供了不同的选择,但最终环境是激活内容的最终决定因素。个体DNA的微小变化导致每个人的独特性以及外表,能力,大脑功能的差异,以及最终形成凝聚力个性的所有因素。[40]

Cattell和Eysenck提出遗传学对人格的影响很大。收集遗传学和环境与人格相关的大部分证据来自双胞胎研究。这种“双胞胎方法”使用遗传上相同的双胞胎比较人格中的相似性水平。这些双胞胎研究中的第一项研究测量了800对双胞胎,研究了许多个性特征,并确定同卵双胞胎的一般能力最相似。发现人格相似性与自我概念,目标和兴趣的关系较少。[41]

双胞胎研究在创建五因素人格模型中也很重要: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神经质和外向性是两个最广泛研究的特征。可能属于外向类别的人可以表现出诸如冲动,社交性和积极性之类的特征。陷入神经质类别的人可能更容易情绪化,焦虑或易怒。然而,同卵双胞胎在人格特质方面的相关性高于异卵双胞胎。一项研究测量了五个不同国家对双胞胎的遗传影响,发现同卵双胞胎的相关性为.50,而对于兄弟姐妹,它们的相关性约为.20。[41]有人认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了一个人的个性。[42] [43]

进化论
查尔斯达尔文是该物种进化理论的创始人。人格心理学的进化方法基于这一理论。[44]该理论研究了个体人格差异是如何基于自然选择的。通过自然选择,生物体通过适应和选择随时间而变化。特征得到发展,某些基因基于生物体的环境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帮助生物体的生存和繁殖而发挥作用。

多态性,如性别和血型,是多样性的形式,其发展使整个物种受益。[45]进化论对人格心理学有广泛的影响。通过进化心理学的视角观察的人格非常强调最有可能有助于生存和繁殖的特定特征,例如责任心,社交能力,情绪稳定性和支配地位。[46]人格的社会方面可以通过进化的视角来看待。特定的性格特征得到发展和选择,因为它们在生物的社会等级中发挥着重要而复杂的作用。这种社会等级的这些特征包括共享重要资源,家庭和交配互动,以及有机体可以相互赐予的伤害或帮助。[44]

推动理论
在20世纪30年代,John Dollard和Neal Elgar Miller在耶鲁大学会面,并开始尝试将驱动器(参见驱动理论)整合到人格理论中,并以Clark Hull的工作为基础。他们开始的前提是,人格可以与个人表现出的习惯性反应等同 - 他们的习惯。从那里,他们确定这些习惯性反应是建立在二级或后天的驱动器上。

二级驱动器是指导学习所产生的个人行为的内部需求。[47]获取的驱动器基本上以经典调节所描述的方式学习。当我们处于某种环境中并对刺激做出强烈反应时,我们会从所述环境中内化提示。[47]当我们发现自己处于具有相似线索的环境中时,我们开始采取行动以预期类似的刺激。[47]因此,我们可能会在一个类似于我们经历过痛苦或恐惧的线索的环境中经历焦虑 - 例如牙医的办公室。

辅助驱动器建立在生理驱动的主驱动器上,并激励我们在没有先前学习过程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 例如饥饿,口渴或对性活动的需求。但是,二级驱动器被认为代表了主驱动器的更具体的细节,其后原始主驱动器的功能继续存在。[47]因此,恐惧和痛苦的主要驱动力存在于获得的焦虑驱动背后。辅助驱动器可以基于多个主驱动器,甚至可以基于其他辅助驱动器。据说这给了他们力量和坚持。[47]例子包括钱的需要,这被认为是由多种主要驱动因素引起的,例如食物和温暖的驱动,以及二次驱动,例如模仿(与其他人一样的驱动)和焦虑。[47]

二级驱动器根据他们学习的社会条件(例如文化)而有所不同。 Dollard和Miller以食物为例,指出饥饿的主要驱动力表现在对特定类型食物的胃口的学习的次要驱动背后,这取决于个体的文化。[47]

次要驱动器也明确是社会性的,代表了我们将主要驱动力传达给他人的方式。[48]事实上,许多主要动力都受到社会的积极压制(例如性欲)。[47] Dollard和Miller认为,购买二级驱动器对于儿童发展至关重要。[48]随着儿童的发展,他们学会不采取行动,例如饥饿,而是通过强化来获得二次驱动。[47]弗里德曼和舒斯塔克描述了这种发展变化的一个例子,指出如果一个婴儿从事积极的方向导致他人实现主要驱动,例如喂养或更换尿布,他们将开发一个二级驱动器来追求类似与他人的互动 - 也许会导致个人更加合群。[47] [48] Dollard和Miller对后天驱动的重要性的信念使他们重新认识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48]他们发现自己与弗洛伊德使用的时机一致,但相信这些时期对应于某些二次驾驶的成功学习。[48]

Dollard和Miller举了很多关于二级驱动器如何影响我们的习惯性反应的例子 - 并且通过扩展我们的个性,包括愤怒,社会整合,模仿或焦虑,仅举几例。在焦虑的情况下,Dollard和Miller指出,那些总结他们经历焦虑动力的情况的人将会比他们应该感受到更多的焦虑。[47]这些人总是焦虑不安,焦虑成为他们个性的一部分。[47]这个例子说明了驱动理论如何与其他人格理论联系起来 -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关注人的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这与焦虑密切相关。

人格测试
人格测试有两种主要类型,即投射和客观。

投射测试假设人格主要是无意识的,并通过他们如何对模糊刺激(如墨水印迹)做出反应来评估个体。投射测试已经使用了大约60年,并且今天继续使用。此类测试的示例包括Rorschach测试和主题感知测试。

Rorschach测试涉及向个人展示一系列带有模糊墨迹的卡片。要求被测试的个人通过根据他们的个人解释说明墨水印迹可能类似的所有内容来解释卡上的印迹。治疗师然后分析他们的反应。手册涵盖了各种特征,如内容,响应的原创性,“感知图像”的位置和其他一些因素,手册中包含了对测试进行评分的规则。使用这些特定的评分方法,治疗师将尝试将测试反应与个人的个性和他们独特的特征联系起来。[49]这个想法是无意识的需求会在人的反应中出现,例如:一个好斗的人可能会看到破坏的图像。
主题感知测试(也称为TAT)涉及向个人呈现模糊的图片/场景,并要求他们根据他们所看到的内容讲述故事。这些“场景”的常见例子包括可能暗示家庭关系或特定情况的图像,例如父亲和儿子或卧室中的男人和女人。[50]针对共同主题分析响应。理论上,个人独有的回应意味着表明个人内部潜在的思想,过程和潜在的冲突。据信,回应与无意识的动机直接相关。很少有经验证据支持这些方法。[51]

客观测试假设人格是有意识的,并且可以通过自我报告问卷来衡量。对心理评估的研究通常发现客观测试比投射测试更有效和可靠。批评者指出,Forer效应表明其中一些似乎比实际更准确和更具辨别力。这些测试的问题包括虚假报告,因为没有办法判断个人是否诚实或准确地回答了问题。

Myers-Briggs类型指标(也称为MBTI)是基于Carl Jung的类型理论的自我报告问卷。[52]

人格理论评估标准
可验证性 - 理论应该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即其中涉及的概念,建议和假设被清楚明确地定义,并且在逻辑上彼此相关。
启发式价值 - 理论在多大程度上刺激科学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内部一致性 - 理论应该没有内部矛盾。
经济 - 理论解释任何现象所需的概念和假设越少,Hjelle,Larry(1992)就越好。人格理论:基本假设,研究和应用。
传统上,心理学通过其行为模式来定义人格,最近通过对大脑的神经科学研究来定义人格。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转而研究内心体验,以洞察人格和个性。内在体验是对即时现象的思考和感受。用于定义内心体验的另一个术语是qualia。能够理解内心体验有助于理解人类的行为,行为和反应。由于只依靠行为原则来解释一个人的性格可能看起来不完整,因此使用内在体验来定义人格的情况一直在扩大。行为方法允许观察者观察受试者,而对于内在经验,受试者是其自己的观察者。[53] [54]

衡量内心体验的方法
描述性经验抽样(DES),由心理学家Russel Hurlburt开发。这是一种用于帮助检查内心体验的具体方法。该方法依赖于一种内省技术,该技术允许描述和测量个体的内部经验和特征。蜂鸣声通知受试者在该确切时刻记录他们的经验,并且24小时后根据记录的所有经历给出访谈。 DES已被用于已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受试者中。研究那些被诊断患有常见精神疾病的人的内心经历也是至关重要的。[54] [55] [56]

受刺激情境中的清晰思考(ATSS):ATSS是一种范式,它是作为TA(大声思考)方法的替代方案而创建的。这种方法假定人们可以自然地进行持续的内部对话。 ATSS还评估了一个人在表达自己认知时的内心想法。在此过程中,受试者通过视频或音频播放器收听场景,并被要求想象他们处于该特定情况。之后,他们被要求表达他们对游戏场景的反应。考虑到所使用的场景可以影响特定的情绪,这种方法可用于研究情绪体验。最重要的是,该方法有助于人格研究。在Rayburn和Davison(2002)进行的一项研究中,评估了受试者对反同性恋仇恨犯罪的思考和同情。研究人员发现,在模仿仇恨犯罪的情景中,参与者对犯罪者表现出更强烈的意图。[54]

实验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实验范例,用于研究感觉和感知,学习和记忆,动机和生物心理学研究中涉及的人类经验。实验心理学家通常处理完整的生物体,尽管研究通常是通过手术,放射,药物治疗或长期剥夺各种类型的生物体或天然存在有机异常或情绪障碍的生物体进行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已经开发出各种实验方法来引出和评估每个人的每种情绪因人而异的态度。然后收集和量化结果,以得出具体经验是否有任何共同因素的结论。这种方法用于寻求清晰的体验,并消除任何偏见,以帮助理解体验背后的含义,看看它是否可以推广。[53]

另见
Clinical psychology
Epigenetics in psychology
Four temperaments
Holland Code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dustrial & organizational assessment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LOTS of data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Personality tests
Psychological typologies
Self-concealment
Self-concept
Self-esteem
Team composition
Trait leadership
Trait theory
Type A personality
Will (philosophy)

参考
Friedman, Howard; Schustack, Miriam (2016). Personality: Classic theories and modern research. USA: Pearson. ISBN 978-0-205-99793-0.
Winnie, J.F. & Gittinger, J.W. (1973)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system.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Monograph Supplement, 38,1=68
Krauskopf, C.J. & Saunders, D.R, (1994) Personality and Ability: Th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Syste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Lanham, Maryland
Engler, Barbara (2008). Personality theories : an introduction (8th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ISBN 9780547148342.
Fleeson, W. (2004). "Moving personality beyond the person-situation debate: The challenge and the opportunity of within-person variabilit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 (2): 83–87. doi:10.1111/j.0963-7214.2004.00280.x.
Zayas, V; Shoda Y (2009). "Three decades after the personality paradox: Understanding situation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3 (2): 280–281. doi:10.1016/j.jrp.2009.03.011.
Tapu, C.S. (2001). Hypostatic personality: psychopathology of doing and being made. Premier. pp. 28–31. ISBN 978-9738030596.
Cartwright, Desmond (1979). Theories and Models of Personality (I ed.). Debuque, Iowa: Wm. C. Brown Company Publishers. p. 178. ISBN 978-0-697-06624-4.
Sharp, Daryl (1987). Personality types: Jung's model of typology. Toronto, Canada: Inner City Books. p. 128. ISBN 978-0919123304.
Bradberry, T (2009). Self-Awareness. Penguin. ISBN 978-1101148679.
Myers, Isabel Briggs with Peter B. Myers (1995) [1980]. Gifts Differing: Understanding Personality Type.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Davies-Black Publishing. ISBN 978-0-89106-074-1.
Please Understand Me II: Temperament, Character, Intelligence (1st ed.). Prometheus Nemesis Book Co. May 1, 1998. ISBN 978-1-885705-02-0.
Pittenger, David J. (November 1993). "Measuring the MBTI. . .And Coming Up Short" (PDF). Journal of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54 (1): 48–52.
Myers, Isabel Briggs; Mary H. McCaulley (1985). Manual: A Gui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2nd ed.). Palo Alto, Californi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p. 8. ISBN 978-0-89106-027-7.
Kahn, Michael (2002). Basic Freud : psychoanalytic thought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1. paperback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ISBN 9780465037162.
Carver, C., & Scheier, M. (2004). Perspectives on Personality (5th ed.). Boston: Pearson.
Cheney, W. David Pierce, Carl D. (2008). Behavior analysis and learning (4th ed.). New York, NY: Psychology Press. ISBN 9780805862607.
Baron, J. (1982).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In R.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Intellig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bramson, Lyn Y.; Seligman, Martin E. P.; Teasdale, John D. (1978).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7 (1): 49–74. doi:10.1037/0021-843X.87.1.49. PMID 649856.
Wallston et al., 1978
Peterson et al., 1982
Peterson & Villanova, 1988
Gong-guy & Hammen, 1990
Norman & Antaki, 1988
Anderson, 1988
Whyte, Cassandra Bolyard (1978). "Effective Counseling Methods for High-Risk College Freshme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Guidance. 10 (4): 198–200. doi:10.1080/00256307.1978.12022132.
Lauridsen Kurt (ed) and Whyte, Cassandra B. (1985) An Integrated Counseling and Learning Assistance Center-Chapter for New Directions Sourcebook. Jossey-Bass, Inc
Whyte, Cassandra; Whyte, William R. (1982). "Accelerated Programs Behind Prison Wall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16 (1): 70–74.
Epstein, Seymour; In: Handbook of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5. Millon, Theodore (Ed.); Lerner, Melvin J. (Ed.); Hoboken, NJ, U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3. pp. 159-184. [Chapter]
Kelly, George A. (1980). Theory of Personality :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1. publ. in ... pbk. ed.). New York [u.a.]: Norton. ISBN 978-0393001525.
Stefaroi, P. (2015). Humanistic Personology: A Humanistic-Ontological Theory of the Person & Personality. Applications in Therapy, Social Work,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Art (Theatre). Charleston SC, USA: CreateSpace.
Combs, Arthur W., and Snygg, Donald.  : A New Frame of Reference for Psychology.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Article on Snygg and Combs' Phenomenological Field Theory
Watt, Robert W. White ; Norman F. (1981). The abnormal personality (5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SBN 978-0-471-04599-1.
Maslow, Abraham H. (1999).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3. ed.). New York [u.a.]: Wiley. ISBN 978-0-471-29309-5.
Plomin, R., DeFries, J.C., McClearn, G.E., & Rutter, M. (1997). Behavioral genetics (3rd Ed.). New York: Freeman.
Damasio H; Grabowski T; Frank R.; Galaburda AM; Damasio AR (1994). "The return of Phineas Gage: clues about the brain from the skull of a famous patient". Science. 264 (5162): 1102–1105. doi:10.1126/science.8178168. PMID 8178168.
Macmillan, M. (2000). "Chs. 6,13,14". An Odd Kind of Fame: Stories of Phineas Gage. MIT Press. ISBN 978-0-262-13363-0.
Macmillan, M. (2008). "Phineas Gage – Unravelling the myth". The Psychologist. 21 (9): 828–831.
Gazzaniga, M.S., & Heatherton, T.F. (2006). Psychological science: Mind, brain, and behavior (2nd ed.). New York: Norton.
Marcus, G. (2004). The birth of the mind. New York: Basic Books.
Loehlin, J.C., & Nichols, R.C. (1976). Hereditary,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ity: A study of 850 sets of twins.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Goldberg, L.R. (1990). "An alternativ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The Big-Five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6): 1216–1229. doi:10.1037/0022-3514.59.6.1216. PMID 2283588.
Jeronimus, B.F.; Riese, H.; Sanderman, R.; Ormel, J. (2014). "Mutual Reinforcement Between Neuroticism and Life Experiences: A Five-Wave, 16-Year Study to Test Reciprocal Caus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7 (4): 751–64. doi:10.1037/a0037009. PMID 25111305.
Buss, D.M. (1991). "Evolutionary personality psycholog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2: 459–491. doi:10.1146/annurev.psych.42.1.459.
Ford E.B. 1965. Genetic polymorphism. Faber & Faber, London.
Kenrick, D.T.; Sadalla, E.K.; Groth, G.; Trost, M.R. (1990). "Evolution, traits, and the stages of human courtship: Qualifying the parental investment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8: 97–116. doi:10.1111/j.1467-6494.1990.tb00909.x.
Dollard, John; Miller, Neil (1941). Social Learning and Imitation (Tenth ed.). New Have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Friedman, Howard.S.; Schustack, Miriam.W. (2015). Personality: Classic Theories and Modern Research (Sixth ed.). Pearson. ISBN 978-0205997930.
Exner, J.E. (1993). The Rorschach: A comprehensive system, Vol. 1: Basic foundations (3rd ed.). New York: Wiley
Bellak, L., & Abrams, D.M. (1997). The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he Children's Apperception Test, and the Senior Apperception Technique in clinical use (6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Watkins, C.E.; Campbell, V.L.; Nieberding, R.; Hallmark, R. (1995). "Contemporary practice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by clinical psychologis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6: 54–60. doi:10.1037/0735-7028.26.1.54.
"The Myers & Briggs Foundation - MBTI® Basics". www.myersbriggs.org. Retrieved 2018-02-10.
Price, Donald D.; Barrell, James J. (2012). Inner experience and neuroscience : merging both perspective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ISBN 9780262017657.
Mihelic, Janell. "Exploring the phenomena of inner experience with descriptive experience sampling". UNLV Theses/Dissertations/Professional Papers/Capstones.
Hoffman, Jascha (December 21, 2009). "Taking Mental Snapshots to Plumb Our Inner Selves".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3 April 2011.
Hurlburt, Russell (2009). "Iteratively Apprehending Pristine Experience" (PDF).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16: 156–188.
Further reading
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Mischel, Walter (1999-01-01). An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John Wiley & Sons Incorporated. ISBN 978-0-470-00552-1. Retrieved 30 April 2012.
Buss D.M.; Greiling H. (1999). "Adaptiv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7 (2): 209–243. CiteSeerX 10.1.1.387.3246. doi:10.1111/1467-6494.00053.
Lombardo G.P.; Foschi R. (2003). "The Concept of Personality between 19th Century France and 20th Century American Psychology". History of Psychology. 6 (2): 133–142. doi:10.1037/1093-4510.6.2.123. PMID 12817602.
Lombardo G.P.; Foschi R. (2002). "The European origins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European Psychologist. 7 (2): 134–145. doi:10.1027/1016-9040.7.2.134 (inactive 2019-02-14).
Engler, Barbara (2008-08-25). Personalit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Cengage Learning. ISBN 978-0-547-14834-2. Retrieved 30 April 2012.
John, Oliver P.; Robins, Richard W.; Pervin, Lawrence A. (2010-11-24).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ird Edi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Guilford Press. ISBN 978-1-60918-059-1. Retrieved 30 April 2012.
Hall, Calvin S., and Gardner Lindzey (1957).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J. Wiley & Sons. xi, 571 p., ill. with diagrams.
Hjelle, Larry A.; Ziegler, Daniel J. (1992-01-01). Personality theories: basic assumption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McGraw-Hill. ISBN 978-0-07-029079-2. Retrieved 30 April 2012.
Lombardo, Giovanni Pietro; Foschi, Renato (2002). "The European Origins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European Psychologist. 7 (2): 134–145. doi:10.1027/1016-9040.7.2.134 (inactive 2019-02-14).
Lombardo, Giovanni Pietro; Foschi, Renato (2003). "The concept of personality in 19th-century French and 20th-century American psychology". History of Psychology. 6 (2): 123–142. doi:10.1037/1093-4510.6.2.123. PMID 12817602.
Ryckman, Richard M. (2007-03-15).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Cengage Learning. ISBN 978-0-495-09908-6. Retrieved 30 April 2012.
External links
Library resources about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sources in your library
Resources in other libraries
Wikiversity has learning resources about Personalit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led collaboration between personality psychologists worldwide to "attempt to bring information about current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to the readers of the World Wide Web"
Psychology, Art of Human Life : Persona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based myPersonality project offering to researchers access to robust database of millions of detailed psycho-demographic profiles
Scientific theoretical-methodological and applied psychological journal "Personality Psychology"
Personality Theories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 as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Theory & Perspectives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ersonality Synopsis at the Virtual Psychology Classroom
Holland's Types
Henry A. Murray and Clyde Kluckhohn, Personality in Nature, Society, and Culture (1953)
What is Personality Psychology?




欢迎光临 珍屯医学 (https://zhentu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