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屯医学
标题:
交代病情时,您常用的技巧和比喻
[打印本页]
作者:
cellhc
时间:
2010-8-22 09:59
标题:
交代病情时,您常用的技巧和比喻
(一)脑血管意外或颅脑外伤的患者入院时,我们都会交待患者家属:
1.患者目前得的是脑出血(或脑梗塞或颅脑外伤),这个病不像感冒或肺炎那样,要知道我们人体中脑和心脏是最重要的,其中任何一个患病了都会有生命危险的。
2.得了脑出血(或脑梗塞或颅脑外伤),那么请你们家属要明白,这个病在未来的几天里会加重,就像你手臂给受伤肿胀了,它会在以后的几天里会越来越肿,达到高峰期后,然后才慢慢消肿,无论你怎么用药,它都要经过这样的过程,这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也是常识,这颅脑也一样,发病后也会慢慢进入病情的高峰期,大概经过一周左右才会慢慢退下来,病情才能慢慢稳定。
3.我们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只是把它的高峰期的峰值降下来,但还是会加重的,还是会经过高峰期的,如果患者能挺过这个高峰期,那么可能会活下来,如果病情严重到挺不下去,那就会死亡。
(二)1.积极主动去沟通,不要经常被动地等着家属来问;家属不在也要主动去打电话联系(
保证与家属的通讯畅通很重要
);多数情况下,让主要家属比让患者了解病情更重要。
2.分情主要家属和次要家属:面对危重病情及个人经济情况的不同,不同家属会有不同想法;同时不同家属性格不同;因此要抓住“管事的”主要家属来谈病情。特别是应付有些较难对付的家属较多的情况下,找一个主要的家属出来,让他去解决家属不同意见带来的干扰,这叫做“以夷制夷”。
3.面对棘手的局面,多请几个上级医师,甚至会诊医师及资历较老的专家出面,一起来谈,往往效果更好。
4.面对对医院有成见或敌对情绪的家属,主动送一张名片,让他有事和你联系,取得对方的好感和尊重,往往能搏得对方的进一步信任。
5.值得注意的是,和家属沟通,不能讲太多,不能乱讲话,不同的医生要尽量保持一致口径,因此最好由同一个人去沟通好,因为言多必失。
6.不是家属的所有的要求都要满足的。医疗工作有其原则和底线。
(三)
1.针对病人家属的文化层次和职业特点、理解能力,进行较为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讲解疾病的成因、严重性等。
2.首先要了解病人家属的心态,如对医院、医生的信任程度。
3.充分利用病人家属已有的医学知识去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实事求是地介绍病情,坦诚相待,态度老实,不要瞎忽悠、恐吓病家。
4.主动让病家去找其认为值得信任的懂得医学知识的人咨询,以求旁证和支持、信任。
5.谈话前要明确病人家属中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与病人的亲近距离等,找出掌舵人,他就是你的主谈对象。
6.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详细、细致分析,找出该患者的发病特点,有条理、有层次、有充分根据的进行谈话,显示出你对病人病情的深入了解,争取家属的最大信任。
7.尽可能地向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如新进展、新技术、新疗法等,展示你的知识层次,可增加病人家属对医生的依从性。
8.充分尊重、理解病人和家属的选择,竭尽全力地提供帮助。
总之,人都是有自己的头脑的,有自己的判断的。
(四)
谈点体会:
1.和病人的谈话,首先我们要明确本次谈话的目的,特别是诊疗操作,我们结合病情等明确自己的意向;
如果我觉得这个操作我很有经验,病情允许,估计风险不大的,我的意向希望病人家属同意去做的;那我多说些操作的好处,而说到不良反应语气平和点,而且告诉他们,这些严重不良反应,有些可能只有万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发生机会,但也是谈话的内容;就治疗来说,这个操作是积极处理和治疗的手段之一的,而很多进入ICU病房的病人家属都认为他们希望治疗措施是积极的;
如果我觉得这个操作,对该病人在这个时候风险太大或不合适的选择,那我们谈话要侧重风险大的内容;
很多病人对该项操作和决定没有太多的了解,因此医生的意向和谈话就引导着他们的决定;但是,也是谈话最关键的,最后我们把决定权抛给病人家属,让他们明白真正决定的是他们自己;
2.针对不同的病人家属,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对来自农村文化层次低的病人,对病情的介绍要简单易懂点,一般此类病人对医生比较的尊重,谈话比较轻松;对有些自认为知识水平高自大的人,谈话更需要逻辑性和全面性,让他没有太多的漏洞可找;
3.思考病人家属的当时想法和目的,寻找医患主要矛盾所在点;
上个月碰到一个颅脑外伤的病人,因为病情变化太快有医疗纠纷,通过谈话病人家属同意自动出院,在自动出院前,当班医生谈话说:这个病人病情太重,路上随时会发生心跳停止,死亡可能性很大,要求家属签字;家属一下子就翻脸了(当地有些风俗病人快死前进家里做些花样,死了就不让进村),说还不能保证活着送到家里,那他们就不回去了,因此僵持着在医院闹这是我看了一下病人,机械通气呼吸机的条件不高,升压药物的量也不很大,一般估计病人在路上一个小时问题不大,再说病人和病人家属不走对我们的压力很大;我找了一两个他们家属主要者,我对他们说,如果不出意外,一般情况下病人会有心跳送到家的,如果再放在这儿时间长了就难说了,早送肯定比迟送的把握度高些,再说医生让你们签字也不是推什么责任,只是形式和例行公事而已;家属想想也是,就同意了自动出院,还签了字;病人被立刻送走,我们庆幸避免了一场纠纷;
4.病情程度和预后判断,以及治疗费用的估计,常是病人最关心的两项内容,也是谈话的重要内容;对危重病人的治疗我们有时候比喻是一场赌博,输的机会大,赢的机会少,也许最终是劳命伤财;
5.对病人家属的沟通要主动及时;
ICU里病人病情重,变化大,治疗的代价大,而且是封闭式的不同与普通病房;每天至少和病人家属沟通一次,并且保证沟通方式的通畅;
(五)
1.有的病人问手术成功率多少:不好说,比如99%,但如果这1%发生在你身上就是100%。
2.有的病人问手术或治疗有无风险:这就象从你家走到医院,有的人平安无事,有的人可能发生车祸意外。
3.有的问手术能不能治愈:就象玻璃碎了,粘得再怎么牢,都是有裂痕。
4.针对质疑手术效果的:好比你去北京,走路可以到,但要1年,手术就好比坐飞机,几小时就到了,尽管结果一样。
5.对于危重年迈患者:就好象一根蜡烛,已经烧到最后,而这时又吹来一阵狂风,结果可想而知。
(六)
1.理解病人家属的心情,表示同情,态度认真,暂时放下书写记录专门给家属谈。
2.向家属最关键的人谈,如夫、妻、子,儿童病人只向监护人谈。我认为最好不要向那些来关心的亲戚、朋友、邻居等对病人不管事又爱出主意的人多说。尤其是一些有“文化” 自以为对医学很精通的人,特别注意少说。
3.对病危就应直接说:很快、随时都可能死亡,正在积极抢救中。对诊断不清时应直接说:目前诊断尚不清楚,边抢救边尽快检查。对治不好的病,应直接告诉家属。
4,向家属催费时,最好医生只说欠费了,请缴费。护士告诉具体费用较好。
5.病人家属对你工作有质疑时,及时向上级汇报;如你做的对就直接告诉上级,并给于适当的解释。如你做的不对,也应向上级说清楚,避免上级被动。
(七)1,不论你有没有把握,交代病情时要果断,少用含糊词语,不能丝毫犹豫,以取得病家的信任。
2,尽可能运用实例说明问题,比较形象和客观。
3,耐心,足够、十二分以及超常的耐心!
4,掌握要家属做最坏打算的原则。
5,尽可能把病人和家属想象成自己的亲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6,再怎么可恶的刁民也请原谅她的无知,不要把自己降低了身份,并且,可怜可怜他们。
7,不管他们能否听懂,你适当的运用专业术语,可以提高他们对你的敬畏和信任。
8,最重要的一条,不要忘了我们是医生,环境再恶劣,处境再尴尬,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责任,交代病情书写病历都是次要的,真正要关注的是病人病情。相信你做事的态度就是对家属最好的安抚。就算被冤枉,我们也对得起良心!
最后提供几个常用的比喻
1,病情和治疗是在赛跑,病情跑得快,就会死亡。
2,药物不是万能的医院不是保险柜,不然,那么多国家领导人就不死了。
3,肝脏就是制造蛋白质的工厂,工厂不生产了,蛋白从何而来?
4,肺气肿,就是一个最吹大的气球,吹到最后,没有弹性了的,缩不回来了!
5,心瓣膜病,就像门坏了!
6,补充一个,保护同行:如果病人和你抱怨下面医院治疗很久都没有好,你可以这样说,吃一个馒头不饱,吃两个就饱,那不能由此认为第一个馒头就白吃了。
(八)讲到临床决断和预后时,作为神经内科医生,我习惯将患者的病情与著名人物的命运相联系以加强效果,易于理解和支持。
1 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综合症晚期患者,多伴有严重感染(如坠积性或吸入性肺炎)和功能障碍,我会举邓小平同志的情况和最终命运。伟人最终难免牺牲,何况普通老百姓。而功能障碍就举拳王阿里的病例。
2 运动神经元病从最初诊断开始就举例毛泽东同志病例(据医界内部交流),毕竟认为是不治之症,最终结果很差。
3 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是对患者负责,不过面临很大的出血风险。怎么办?就举前日本首相小渊惠三的病例,即溶栓后出血而死亡,让家属再权衡一下后签字。
3 脑动脉淀粉样变患者作抗凝治疗,但面临出血风险,就举前以色列总理沙龙,毕竟成了植物状态,家属就明白了。
4 抑郁症的表现和危害,就举崔永元的遭遇,病人也比较自己的表现和诱因,更明白了。
5 老年痴呆,就举前美国总统里根病例,其短期内死亡的结果让更多病人加强依从性和减少医患摩擦。
就举这些,其他科医生其实在工作中也用此法,大家交流而已,共同提高。
欢迎光临 珍屯医学 (https://zhentu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