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屯医学
标题:
注射溶脂术(郝治华 作者单位:台湾美容医学会)
[打印本页]
作者:
康乐
时间:
2011-8-3 11:18
标题:
注射溶脂术(郝治华 作者单位:台湾美容医学会)
注射溶脂技术是由部分美容外科医师在诸多反对声中开展起来的,目前全世界对这项技术已日趋产生了兴趣。注射溶脂第一次出现是由意大利医师 Sergio Maggiory于 1988年在罗马举行的第 5届美塑大会上,他提出黄斑瘤注射卵磷脂后 。可以得到改善 。2001年。巴西医师 Rittes发表了关于睑袋的治疗。2002年,奥地利医师 Franz Hasengsehwandtner开始了新的治疗方法。他采用一种新的复合物溶脂,其应用范围更广泛。2003年,他在德国创立了“Network—Lipopysis”,这是一些在这一领域工作的医师。约 50年前在敖得隆(Odessa),磷脂酰胆碱首次被分离出。过去 30多年来,它已经安全地被用于预防和治疗脂肪栓 塞。磷脂 酰胆 碱是在 人 体 内最 重要 的 必需 卵磷脂。它被发现存在于所有细胞膜,并且高度集中在肝细胞膜和脂肪 细胞膜 ;它也围绕着 神经作为 鞘磷脂。合成 卵磷 脂需要溶剂 溶解后注射到组织 中。溶剂是 0.9%氯 化钠及脱 氧胆酸,这也是洗涤剂。透过注射卵磷脂,使局部脂肪减少的主要原理仍不清楚。被提出的原理是从脂 肪细胞乳化和输送 三酸甘油酯的过程,这个洗涤的过程。可以使细胞膜打开或刺激脂肪酶的活性。
大多数研究所支持的理论是洗涤剂造成细胞膜非特异性的溶解作用。注射后的卵磷脂在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脂肪膜溶解并经过洗涤的特性,产生纳米大小的微小脂肪颗粒。同时,经过 8周后,贮存在线粒体的酶被释放。破坏组织 中的三酸甘油酯成 单酸甘油酯。 经过上述过程 。微 小脂肪颗粒 和单酸 甘油脂 被输送 到肝脏,大多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并被柠檬酸循环 ,通过 p一氧化 (oxidation)代 谢。因此,最终 产 品是二 氧化碳和水。少量(<1%)的单酸甘油脂,由肾脏系统形成非常短的不饱和脂肪酸排出体外。
病理组织学结果:溶解坏死的脂肪组织及老化的细胞,没有 肉芽组织的形成 。因为不小心或缺 乏适 当训 练易造成 注射到不正确的组织中,如注射到肌肉组织或结缔组织,导致刺激和发炎,因为磷脂 酰胆碱的 pH值是 8.2。 因不正确 的注射技巧引起 的轻微不 良反应,在短时 间内会消失。 注射溶脂最适合的治疗部位 :双下颏、下颌 、大腿 内侧、臀部下缘、上臂部、肩膀、手臂等。通常需注射 1~4次可达预期效果 ,注射 1次 (17%),注射 2次(72%)。 不良反应:注射第 1天后,注射部位红、肿、微硬,出现轻微的循环系统问题及排便增加。使用小剂量治疗(2500 mg溶脂 针/2个月内),可产 生严 重不 良反应 ,如严 重的过敏和 局部坏死,但未见报道。目前,临床应用已超过 60 000例。 在美容医学中,溶脂注射是目前世界上最新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世界各地的医师都有很成功地治疗病例。必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不久之后,在这非常有趣的医学领域中,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数据证明溶脂的治疗效果 。
(
欢迎光临 珍屯医学 (https://zhentu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