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交 徐锦屏
[关键词] 乳腺癌; 隐性乳癌; 乳头溢液; 误诊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483(2000)04-0248-01
1993年1月至1999年6月,我们共收治女性乳腺癌321例,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35例被各级医院门诊误诊。本文对误诊原因及对策作一分析探讨。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35例,年龄24~60岁,平均38.4岁,35岁以下8例,35~45岁22例(63%),45岁以上5例。妊娠期2例,哺乳期3例。
二、首发症状及门诊诊断:乳房肿块31例,腋窝肿块2例,乳头溢血2例。纤维腺瘤22例,小叶增生9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腋淋巴结炎2例。
三、首诊处理:乳房肿块切除加活检22例,切取活检1例,仅行切除未病检2例,药物治疗6例,2例腋窝肿块均行切除而未病检,2例乳头溢血行溢液涂片检查。
四、误诊医院:县级以上7例,县级14例,镇卫生院11例,个体医生3例。
五、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18例,单纯癌12例,粘液腺癌2例,腺癌2例,分泌型癌1例。
讨 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第2位,并有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多种因素,误诊率较高(10.9%),需引起各级医师重视。
一、对中青年乳腺癌缺乏足够重视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中青年乳房肿块绝大多数为良性疾病,当45岁以下妇女出现乳房肿块时往往首先被考虑为良性疾病,本组中青年患者误诊比例最高(<45岁占86%)。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中青年妇女尤其值得注意,因为这些妇女乳腺组织增生肥大,乳房张力高,检查时有触痛等使肿块难以发现,即使有肿块也会因妊娠、哺乳而掩盖。提高对中青年乳癌的警惕性,仔细触诊,结合针吸细胞学检查,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二、医生经验不足或缺乏相应的辅助检查也是误诊的原因之一。有经验的外科医生通过理学检查结合临床特点,多能对乳腺肿块作出良或恶性的临床判断,可疑时结合辅助检查也能作出正确诊断。当医生经验不足(低年资、非专科医生)时易作出错误判断,乡镇医生、个体医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尤病理学检查更易误诊。本组未作病检的4例均发生在后者。因此,低年资医生、非专科医生,缺乏条件的基层医生如遇乳腺肿块,性质不能确定时应及时转诊,肿块切除后均应送病检,即使条件缺乏,也应留标本送上级医院鉴定。
三、隐性乳癌。少数乳腺癌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症状,乳腺摸不到肿块,此类为隐性乳癌,占全部乳腺癌的0.3%。由于其罕见及临床表现的特殊性,易被误诊。本组2例患者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症状,均误诊为腋淋巴结炎予以切除,肿瘤复发时活检提示为转移性腺癌,经乳腺钼靶摄片始找到原发灶,行乳腺区段切除,术中冰冻切片确诊。我们认为对此类病人要重视钼靶片的价值,并注意系统检查。如排除乳腺外的原发癌灶后,对腋淋巴结转移性腺癌即使乳腺内未发现肿块,仍应视作乳腺癌来处理。
四、乳头溢液过分依赖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溢液是少数乳腺癌的首发症状,血性溢液患者患乳腺癌的机率明显大于非血性溢液患者。溢液涂片检查找脱落癌细胞为常规检查手段,但假阴性率较高,需反复检查方能获得依据。如单纯依赖涂片细胞学检查,可能造成误诊。本组1例乳头溢血患者经第3次溢液涂片找到癌细胞,另1例反复涂片均阴性,经术中冰冻切片确诊。溢液性乳癌多数伴有肿块,仅有溢液而无肿块,癌的可能性甚少,至多不超过5%。因此,对溢液患者除反复涂片检查外,应仔细触诊,并结合乳腺导管造影等综合判断。Sardanelli报道采用导管造影后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可明显提高检出率。必要时行乳腺区段切除加术中冰冻切片以明确诊断。
[作者简介]郑振交(1963-),男,主治医师。
郑振交(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 310009)
徐锦屏(浙江省台州医院病理科)
更多相关文档请点击>>分析(5228)女性(275)患者(8343)乳腺癌(244)乳腺(193)乳房(137)检查(1790)乳头(131)切除(1094)医生(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