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边缘型人格患者的社会孤立。
亲密的关系为日常生活提供了框架,构建了人们花时间的方式,同时为情绪的潮起潮落做出贡献。和你关心的人在一起感觉很好,即使你可能并不总是和睦相处,但与你的重要人物,家人和朋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关系还有助于为您提供具体的帮助形式,并为您提供帮助他人的机会,从而进一步促进您的幸福和幸福。即使你每天都没有看到你认为是朋友的人,但是知道他们存在并且你可以随时触摸他们的基础是很舒服的。
因此,你认为自己与其他人分离且独立的社会隔离应该带来对你的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即使你觉得自己喜欢自己的孤独,也宁愿没有社会关系所涉及的纠缠和义务,也有时候分享一两个温柔的感觉会很好。保持与其他人的联系也有实际的理由。当您拥有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人时,您的身体健康将受益。对健康和人际关系的研究显示,至少有一两个人在亲密的水平上参与其中。
根据McLean医院(马萨诸塞州贝尔蒙特)心理学家Hannah Parker等人(2019)的一项新研究,对于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来说,社会隔离可能成为一种慢性疾病,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和身体健康风险。相关性研究可能揭示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较少,但是当人们在一个时间点进行测试时很难确定其因果关系。 McLean的研究人员能够通过访问前住院患者20年的长期数据来克服这一局限。在20年的时间里,Pucker等人。能够每2年跟踪他们的269名参与者10次,提供有关其心理社会功能的独特纵向数据。在研究开始时测量的预测变量进一步有助于减少一次性相关性研究的问题,以确定哪些因素导致随时间的隔离。
在帕克等人。研究中,社会隔离被定义为“在家庭之外没有情感上维持的关系”(第1页)。为了衡量社会孤立,研究小组要求参与者说明他们是否有任何朋友,亲密伴侣和导师。对于他们所指定的这些关系中的每一种,参与者回答了关于他们所经历的倾诉,情感支持,冲突,距离或冷静的数量的问题。然后要求参与者评估这种关系对其功能和/或自尊的帮助程度。报告说他们在家庭之外没有任何非常有帮助的关系的个人被归类为社会孤立的。
再次,利用纵向方法和参与者可获得的大量数据,无论是从最初进入研究还是跨越10年,麦克莱恩研究人员都能够评估人格和早期生活经历的作用。预测指标包括神经质的性格特征,外向性,宜人性,童年时期虐待和忽视的病理经历,保护性儿童经历与能力和积极关系的评级,以及年龄,性别,种族以及抑郁,焦虑的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药物滥用。然后,这些非常全面的措施成为预测20年研究结束时社会隔离的统计模型的一部分。此外,作者能够比较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和72个符合其他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人。该比较组一般对人格障碍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控制,作为对长期结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正如预期的那样,具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确实比对照样本具有更高的社会隔离率。在整个研究的20年中,边缘参与者的社会隔离率在22%至32%之间,其余26%在研究期结束时被隔离。那些患有其他人格障碍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类似的模式,但他们的比率远低于此,因此在20岁时,10%的人认为自己是社会孤立的。
Pucker等人提出了社会隔离的预测因素。将重要因素缩小到三:较少的童年优势(能力和积极的关系),较低的外向分数和较低的宜人分数。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外向性涉及积极的情绪和对社会关系的兴趣;宜人性反映了个人的合作意愿和感受到同情心的能力。用他们的话来说,“临床意义上说,那些缺乏这些品质的人会在情感上维持较少的关系”(第4页)。作者接着建议,这些人格特质与人们紧密相连,因此无法改变。然而,在这一点上,重要的是要注意关于外向性和宜人性的纵向研究(作者未引用)确实表明人格特质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调节(Roberts等,2006)。也许如果这些人格测量是在麦克莱恩研究过程中获得的,那么他们的稳定性就可以得到评估。
然而,这些发现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生活经历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以及哪些因素可能导致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较差的调整。正如作者所描述的,他们的社会隔离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其他负面后果,包括“吸烟和缺乏运动......以及更高的血压和炎症,冠心病,感冒,跌倒,认知能力下降,自杀和过早死亡”(第4页)。因此,治疗应侧重于减少社会孤立,并试图研究也发挥作用的潜在人格维度。只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急性症状,将无法解决这些心理和身体健康的潜在因素。
总而言之,社会隔离是成年人每个人的风险因素。 这项针对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研究表明,克服影响形成亲密关系能力的早期生活经历是多么困难。 然而,如果人格可以改变,那么即使在这些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条件下,也可能实现。
参考:
Pucker, H. E., Temes, C. M., & Zanarini, M. C. (2019). Description and prediction of social isolation in borderline patients over 20 years of prospective follow-up. Personality Disorders: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doi: 10.1037/per0000337
Roberts, B. W., Walton, K. E., & Viechtbauer, W. (2006). Patterns of mean-level change in personality traits across the life course: 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2(1), 1-25. doi: 10.1037/0033-2909.13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