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
无痛、不可复位的脐疝(约 7 × 10 厘米)。触诊时疝硬化,未检测到肠鸣音。上覆皮肤似乎坏死。
患者数据
年龄:75 岁
性别:女
入院后 CT
CT
玛丽·约瑟夫修女结节
Sagittal C+ portal
venous phase
玛丽·约瑟夫修女结节
Axial C+ portal
venous phase
玛丽·约瑟夫修女结节
Axial bone
window
玛丽·约瑟夫修女结节
Coronal C+ portal
venous phase
玛丽·约瑟夫修女结节
Sagittal
bone window
玛丽·约瑟夫修女结节
Sagittal C+ portal
venous phase
膨胀的胃部出现小裂孔疝。
胃部与肿块接触,肿块延伸至腹直肌之外,并侵入腹壁,与皮肤没有清晰的界限。
肿块显示不均匀的对比增强,腹壁皮下脂肪内血管扩张。
肠系膜淋巴结数量增加且可疑肿大。
在相邻脂肪组织中观察到纤维脂肪增生。
组织学报告
脐区腹壁肿瘤切除标本完全由低分化腺癌的肿瘤组织组成。根据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先前诊断的子宫内膜癌(特别是浆液性亚型)的腹壁转移最为一致。分子病理学鉴定为 p53 突变型,L1CAM 表达阳性,将其归类为预后不良组。 HER2 表达也呈阳性。
胃肠内窥镜检查
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显示 C 型胃炎,但其他方面无异常。结肠镜检查发现盲肠内有可疑息肉样肿块。组织学证实为管状绒毛状腺瘤,低度发育不良,无侵袭性生长证据。
癌症会议
在癌症会议期间,决定进行姑息化疗。
病例讨论
脐肿块的鉴别诊断应包括疝气和肿瘤。对于后者,转移比脐原发性肿瘤更常见,可能来自不同的原发部位。根据肿块与胃的接触,胃肠道间质瘤应成为该患者鉴别诊断的一部分。
八年前,患者因子宫肌瘤接受了宫腔镜切除术,其中一处随后被组织学诊断为 2 毫米浆液性子宫内膜癌。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和附件切除术证实了 pT1a 子宫内膜癌,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在患者 MGUS 随访期间进行的先前 CT 扫描未能彻底评估腹壁肿块。在一项包含 336 名患者的荟萃分析中,Gabriele R 等人报告称,15% 的脐转移被误诊为脐疝。此病例强调了在放射科医生的诊断方法中包括寻找外部疝气的重要性。此外,它强调了对疝内容进行细致评估的必要性。
脐转移背后的具体病理机制仍不清楚。然而,假设包括直接扩散、淋巴源性和血源性扩散。由于患者早先被诊断为子宫内膜原位癌,并已进行根治性切除,因此目前的诊断更加复杂。手术期间的细胞种植以及非典型位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作为该患者复发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