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误诊分析

作者:大江 | 时间:2014-9-27 06:32:58 | 阅读:554| 显示全部楼层

       王欣 顾洁夫 徐振华 平安松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是指胸椎黄韧带骨化,突入椎管导致脊髓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由于临床上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常易误诊。我院自1996年7月以来,共确诊16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其中11例病初时曾被外院误诊,误诊率68.7%。现浅析其误诊原因,探讨防止误诊对策,以期及时诊治,提高疗效。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8岁,平均年龄43岁。误诊时间:最短时间1个月,最长5年。起病时均有下肢麻木、无力、疼痛,其中7例双下肢同时发病,4例一侧下肢先发病,然后累及另一下肢。间歇性跛行8例,胸腹部束紧感6例,胸背痛6例,病程呈进行性加重,后期出现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2例。体检:痉挛步态8例,行走缓慢、胸部及下肢感觉减退11例,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10例,膝及踝反射亢进7例,病理征阳性3例。曾被误诊为腰椎管狭窄症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腰肌劳损1例。
  2例胸椎侧位X线片可见椎间孔后缘椎板间骨化影外,余常规胸、腰正侧位X线片未见椎管异常。3例MRI可显示硬膜囊后侧有锯齿状或三角状压迹。4例行脊髓造影发现2例有梗阻现象。所有病例均经CT确诊,可清楚显示出椎板前缘有骨块突入椎管及胸椎管的狭窄程度和病变范围,以下胸椎受累为主。

讨 论

  黄韧带是连接脊柱邻位椎板的韧带,在人体所有韧带中其弹力纤维含量最高,占60%~80%。黄韧带骨化变性早期,弹力纤维极度减少,胶原纤维增生,使黄韧带易于弯折突入椎管,骨化灶的形成使韧带增厚,脊髓神经受压并产生相应症状,此病理过程多见于胸椎。因此,胸椎黄韧带骨化是一病理诊断名称,其早期症状表现为下肢麻木、乏力和间歇性跛行,类似于腰椎管狭窄症或椎间盘突出症,使得不了解这一疾病的临床医师极易发生误诊。
  胸椎黄韧带骨化突入椎管压迫脊髓后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若临床医师没有仔细检查患者的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征,则极易忽视上神经元损害这一现象。只有仔细严格检查,当发现肌张力增高,肌力减退,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时,就可避免误诊。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仅为腰神经根被突出椎间盘所压(以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为主)而致感觉、肌力减退的下运动元神经损害。另外,如果不仔细检查患者的感觉平面,则易忽视损伤平面高于腰椎的体征表现,而误诊为腰椎管狭窄症。
  常规胸椎正侧位X线片不如颈、腰椎能清晰地显示其后部结构。大部分黄韧带骨化因病变范围小,早期骨化不成熟,故常规X线片难以显示病变。本组中只有2例患者X线片隐约显示黄韧带骨化影,而胸椎CT检查可清楚显示出椎板前缘、关节突前内侧有骨化块突入椎管。其影像形态不一,可单侧或双侧,两侧可不对称,常呈棘状、串珠状、板块状。本组CT诊断率100%。只有当黄韧带骨化块造成硬膜囊明显压迫时,脊髓造影才出现梗阻现象,早期黄韧带骨化较小,脊髓造影可能为阴性。MRI虽可清楚显示出硬脊膜囊后侧有锯齿状或三角状压迹,但不能清晰显示黄韧带骨化块与椎板和椎管之间的关系,因而,目前认为CT是诊断胸椎黄韧带骨化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临床医师要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和警惕性,要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详细体检。当患者出现下肢麻木、乏力、间歇性跛行、胸腹部束紧感、胸背痛,或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体检时肌张力增加,肌力减退,下肢腱反射亢进,巴彬斯基氏征阳性,皮肤感觉损伤平面高于腰椎,而双上肢检查正常时,则要及时做胸椎CT扫描检查,若CT清楚地显示出椎板前缘、关节突前内侧有骨化块突入椎管,则可确诊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作者单位:430071 武汉,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更多相关文档请点击>>分析(5228)病理(345)CT(514)临床(7288)腰椎(236)检查(1790)黄韧带(6)显示(241)突出(275)症状(138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Copyright © 2011-2024 东莞市珍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Powered by zhentu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