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参与者-观察者不对称

作者:大江 | 时间:2019-6-25 00:00:19 | 阅读:501|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者 - 观察者不对称(也是参与者 - 观察者偏见)解释了在形成关于他人行为的归因时所犯的错误(Jones&Nisbett 1971)。当人们判断自己的行为并且他们是参与者时,他们更倾向于将他们的行为归因于特定的情况而不是对他们的个性的概括。然而,当观察者解释另一个人(参与者)的行为时,他们更可能将这种行为归因于参与者的整体倾向而不是情境因素。这种频繁的错误表明了人们对行为评价的偏见(Miller&Norman 1975)。因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影响他们自己决定的情境(外部)因素,他们更有可能看到自己的行为受到他们所处社会状况的影响。但是,因为他们的行为的情境影响不太容易被他们所接受。观察者,观察者认为参与者的行为更多地受到参与者整体人格的影响。行为者 - 观察者的不对称性是最终归因错误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时参与者 - 观察者不对称被定义为基本归因错误[1],当人们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为行为原因的内部,个人特征或倾向而不是外在因素或情境影响时。[2] ]参与者 - 观察者的不对称倾向于在人们表达行为情感的情况下发生,例如第一次见面,相亲,在超市购物等......(Jones&Nisbett,1972)。根据Jhonson和Sheldon(1993)的研究,在询问人们在与另一个人交谈时注意到了哪些对象时,他们的共同答案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其他人的外表[3]

该术语属于“归属”或“归因理论”。行为者 - 观察者在归因中的不对称性(行为解释)的具体假设最初是由琼斯和尼斯贝特(1971)提出的,当时他们声称“行为者倾向于将他们行为的原因归因于情境中固有的刺激,而观察者”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行为者的稳定倾向“(Jones&Nisbett 1971,p.93)。在初步证据的支持下,该假设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牢固确立的,描述了一种强大而普遍的社会认知现象。

然而,对1971年至2004年间所有已发表的假设检验(Malle 2006)进行的荟萃分析得出了一个相互矛盾的结论:Jones&Nisbett(1971)提出的行为观察者并不存在不对称性。 Malle(2006)对这一结果的解释并不是证明行为者和观察者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解释行为,而是证明原始假设在构成人们对行为的解释方面存在根本缺陷的证据 - 即作为稳定倾向的归因或者情况。在不同的解释理论的背景下,Malle等人。 (2007)测试了另外一组三个参与者 - 观察者的不对称性,并发现了对所有这些不对称的一致支持。因此,行为者 - 观察者不对称在一个理论公式(传统归因理论)中不存在,但确实存在于新的替代理论公式中。 Malle(2011)认为这有利于替代理论的提法,但目前的教科书尚未完全解决这一理论挑战。[何时?]

参与者 - 观察者差异的考虑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找到,例如哲学(例如特权访问,不可行性),管理研究,人工智能,符号学,人类学和政治学。[4]

目录
1 背景和初步制定
2 早期证据和接待
3 最近的证据
4 理论重构
4.1 含义
5 文化差异
6 相关但截然不同的概念
6.1 参与者-观察者“偏见”
6.2 自利偏见
6.3 积极性偏见
6.4 对应偏见
7 参考

背景和初步制定
这个假设的背景是在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对认知机制越来越感兴趣,人们通过认知机制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这种兴趣是由弗里茨·海德尔(Fritz Heider,1958)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引发的,其后来的研究被称为“归因研究”或“归因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琼斯和尼斯贝特于1971年首次提出了“参与者 - 观察者不对称”的具体假设。琼斯和尼斯贝特假设这两种角色(参与者和观察者)产生不对称的解释。[5]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将其行为归因于情境要求的普遍趋势,而观察者倾向于将相同的行为归因于稳定的个人倾向”。[5]例如,一名为考试而努力学习的学生可能会通过参考即将到来的困难考试(情境参与者)解释她自己(参与者的)深入学习,而其他人(观察者)可能会解释她通过提及她的性格来学习,比如勤奋或雄心勃勃。

早期证据和接待
在参与者 - 观察者假设出版后不久,许多研究测试了其有效性,最值得注意的是Nisbett等人的第一次这样的测试。 (1973年)。作者发现了该假设的初步证据,Storms(1973)也是如此,他也研究了假设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参与者通过参考情况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关注的是情况(而不是他们自己的行为)而观察者通过参考参与者的倾向来解释参与者的行为,因为他们关注参与者的行为(而不是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这一初步支持证据,对假设的信心变得非常高。不对称被描述为“健壮且相当普遍”,[6]“坚定地建立”[7]和“科学心理学的根深蒂固的一部分”。[8]同样,不对称的证据被认为是“丰富的”[9]和“无处不在”。[10]

最近的证据
自1971年以来已经发表了100多项研究,其中假设被进一步测试(通常在测试另一个关于因果归因的假设的背景下)。 Malle(2006)在一项荟萃分析中检验了整个文献,这是一种在一系列广泛的研究中确定一致假设的一致证据模式的有力方法。这项分析的结果令人惊叹:在170项个别测试中,实际上不存在不对称性。 (平均效应大小,以几种可接受的方式计算,范围从d = -0.016到d = 0.095;校正发表偏倚,平均效应大小为0.)在限定条件下(即如果参与者被描绘为高度特殊的或者在负面事件中,有时可以找到它,但在其他条件下,却发现相反的情况。结论是,广泛认为参与者 - 观察者在归因中的不对称性假设是错误的。[11]

与Malle(2006)的文章相反,其他研究表明,即使在熟悉的人的情况下,参与者 - 观察者的不对称性仍然存在。克鲁格等人。 (1996)对一对喜欢并且彼此熟悉的大学宿舍室友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针对熟悉的成对参与者的目的是发现参与者 - 观察者不对称是否存在于可能非典型地反对它的条件下。以前的文献表明参与者 - 观察者不对称性不会出现在参与者和观察者彼此熟悉的情况下,这就是为什么克鲁格及其同事希望用熟悉的对进行研究。每位参与者回答了三份问卷,其中最终得分相互权衡,以便了解参与者 - 观察者不对称的存在。结果显示性别不影响研究结果,因此这些对是否相同或异性并不是数据的调解者。研究人员发现参与者意识到参与者 - 观察者的不对称性,但观察者却不知道,这通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Krueger及其同事展示了参与者 - 观察者不对称的另一面,即使在熟悉的人中也存在。

最近的证据发表在行动的社会可接受性和观察者对参与者的道德品质的感知的速度由参与者 - 观察者的不对称性决定和影响。 Critcher等。 (2012)进行了两次实验,以支持观察者对参与者的道德品质进行负面评价后不久采取不道德行为的观点。另一方面,参与者在道德上做出的好决定很容易得到对参与者道德品质的积极评价。这是因为观察到的行为是在参与者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确定性和意向性,而更明确的动机是这些行为的根本原因,从而对参与者产生了更为对比由观察员的评价。

理论重构
荟萃分析的结果暗示,参与者和观察者全面以同样的方式解释行为。但是,对经典假设的所有检验都预示着人们通过提及“倾向性”与“情境化”原因来解释行为。对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解释的行为事件类别(Malle&Knobe 1997),这种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有意的行为(例如,购买新车,做出平均评论)。人们以传统的处置 - 情境框架可以捕捉的方式解释无意的行为,但他们通过使用非常不同的概念来解释有意的行为(Buss,1978; Heider 1958)。[12] Malle(1999,2004)提出并测试了人们如何解释行为的最新经验理论,其中的假设是故意行为通常由理性解释 - 心理状态(通常是信仰和欲望)根据其和代理人决定采取行动的理由(在行动哲学中长期讨论的假设)。但解释故意行为的人有几种选择,理论确定了这些选择的心理因素和后果:

给出理由解释或“因果历史原因(CHR)解释”(指的是背景参与者,如文化,人格或背景 - 因果参与者带来了代理人的理由,但本身并不是行为理由);
给出欲望理由或信仰原因;
在语言上用精神状态动词标记一个信仰原因(例如,“她认为......”;“他认为......”)。
迄今为止,实证研究支持这一理论框架。[13]

在这个框架内,参与者 - 观察者的不对称性随后被重新制定,实际上由三个不对称组成:参与者提供了比观察者更多的理由解释(相对于CHR的解释);参与者提供了比观察者更多的信仰理由(相对于欲望的原因);并且参与者使用的信念理由标记比观察者少(Malle 1999)。 Malle等。 (2007)测试了9项研究中的这些不对称性,并发现了对它们的一致支持。在同样的研究中,他们还测试了经典的人/处置与情境假设,并始终不支持它。

因此,人们似乎确实解释了他们自己的行为与他们如何解释其他人的行为不同。但这些差异并不在于使用“倾向性”与“情境化”原因的优势。只有当人们的解释被分成理论上有意义的区别(例如,理性与理性解释的因果历史)时才会出现差异。

此外,还提出了一种称为民间概念理论的替代理论。[14] [15]与参与者 - 观察者不对称相反,它假定人们对行为的解释基于三个关键参数而变化(这些参数是:使用理性解释与因果历史解释,使用信念原因与欲望原因以及使用精神状态标记)。

启示
对故意行为(理由,信仰原因等)的不同解释的选择表明特定的心理功能。例如,原因似乎反映了(除其他外)心理上的亲近感。当人们解释他们自己而不是另一个人的行为时(Malle等人,2007年),当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描绘另一个人时(Malle et al.2007),当他们解释行为时,人们会增加理性解释(相对于CHR解释)他们拥有所有权和感情的非人类代理人(例如宠物鱼; Kiesler,Lee&Kramer 2006)。相反,在解释集体或集体群体的行为时,人们使用更少的理由和更多的CHR解释(O'Laughlin&Malle 2002)。因此,参与者 - 观察者的不对称可以被视为人们对各种心灵(他们自己,他人,群体,动物等)的心理距离的更广泛连续体的一部分。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某些行为或行为的归因和解释。目前的研究支持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的观点,而东亚文化则强调集体主义。基本归因错误在这些文化中有所不同。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倾向于倾向于对行为进行倾向性解释。然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P.B。史密斯和邦德(1994)暗示基本归因误差很小甚至不存在,所以他们倾向于关注行为的情境解释。[16]]]。 Masuda和Nisbett(2001)发现,在观看水下场景时,美国人更多地关注前景中的鱼以及他们在坦克内游泳的方向而不是环境背景。这支持了美国人更喜欢将行为归因于直接存在于环境或前景中的倾向性线索的观点。这与日本参与者相反,他们专注于鱼类,但也关注环境的背景(植物,其他动物)。这表明来自东亚文化的人们更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环境中的倾向和情境线索。此外,Choi&Nisbett(2008)发现,当实验参与者的情境限制变得更加突出时,只有东亚参与者对情境约束的感知增加,并相应地作出判断。这与北美参与者相反,他们对情境约束的看法几乎没有变化,因为它们变得更加突出。此外,它在宗教方面也有所不同。新教徒最有可能专注于内部参与者,而不是外在的行为。与倾向于关注外部参与者的天主教徒不同。原因是新教徒过分依赖相关证据而没有因果关系的证据(MacKinnon,2008)。这也是因为新教徒有更强的信仰,并且比天主教更了解灵魂的状况。[17]]]

相关但不同的概念
参与者-观察者“偏见”
一些教科书和研究文章没有提到参与者 - 观察者不对称的假设,而是谈到“参与者 - 观察者偏见”。术语“偏见”通常用于暗示其中一个解释器(参与者或观察者)在其解释中有偏见或不正确。但是文献中并不清楚哪一个 - 参与者或观察者 - 应该是不正确的。一方面,罗斯(1977)关于“基本归因错误”的假设表明观察者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们表现出过分强调倾向性解释而不强调情境解释的一般倾向。[18]另一方面,Nisbett和Wilson(1977)认为参与者并不真正了解他们行为的真正原因(所谓的“内省错觉”),而且往往只是发明了合理的解释。[19] Jones&Nisbett(1971)自己并没有承诺将假设的参与者 - 观察者不对称称为偏见或错误。同样,最近的理论立场认为不对称不是偏见,而是参与者和观察者之间根本存在的多种认知和动机差异的结果。[20] [21]

自私的偏见
参与者 - 观察者的不对称常常与归因中自私偏见的假设相混淆 - 人们以战略方式选择解释的主张,以使自己以更积极的方式出现。两个假设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假设参与者 - 观察者不对称性对于所有事件和行为(无论它们是正面还是负面)都是适用的,并且需要参与者解释和观察者解释之间的特定比较。自我偏见通常被描述为参与者和观察者作为积极与消极事件的函数的解释倾向的完全逆转。[22]在传统的归因术语中,这意味着对于积极的事件(例如,在考试中获得A),参与者将选择引用他们自己的倾向的解释(例如,“我很聪明”),而观察者将选择引用的解释参与者的情况(例如,“测试很容易”);然而,对于负面事件(例如,在考试中接受F),参与者将选择涉及情况的解释(例如,“测试难以置信”),而观察者将选择参考参与者的解释。处置(例如,“她不够聪明”)。

积极性偏见
参与者 - 观察者的不对称性似乎与归因中的积极性偏见假设类似 - 人们偏向于有利评价的主张。这一假设表明,人们会将他们的行为归因于对内部参与者及其行为的积极影响,并对外部参与者产生负面影响。[23]积极性偏见用他们自己行为的参与者归因来描述。这意味着人们将他们的行为归因于一个积极的后果(通过他们的驾驶考试并获得驾驶执照)给内部参与者(我真的知道这些材料)。然而,人们会将他们的行为归因于他们收到的负面后果(未通过驾驶考试)到外部参与者(太阳在我眼中)。

通信偏见
观察者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未来的行为。 目睹一个人的行为会使证人将这些行为归因于该人未来的行为。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第一印象对我们如此重要。 一旦看到某个动作,观察者很难想象参与者的任何其他不同行为。 但是,另一方面,参与者很难将他们所做的一个动作归因于他们的整个行为。 他们认为自己更具反应能力,因此相信自己可以控制所有情境问题。 由于参与者可以归因于他/她已经完成的过去的每个动作,观察者只能将见证的一个动作归因于该参与者。 因此,将属性倾向归于参与者。而不是情境手段。[24]

另见
Psychology portal
Attribution (psychology)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List of biases in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Self-serving bias

参考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The Concise Corsini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 edited by W. Edward Craighead, and Charles B. Nemeroff, Wiley, 3rd edition, 2004.
McCornack Steven and Joseph Ortiz. Choices and connections 2nd edition, Bedford, 2016
Forgas, Joseph P, and Kipling D. Williams. The Social Self: Cognitive, Interpersonal and Inter-group Perspectives. Hoboken: Taylor and Francis, 2014. Internet resource.
See Malle et al. 2007 for relevant references.
Jones & Nisbett 1971, p. 80.
Jones, Edward E. (1976). "How Do People Perceive the Causes of Behavior? Experiments based on attribution theory offer some insights into how actors and observers differ in viewing the causal structure of their social world". American Scientist. 64 (3): 300–305. JSTOR 27847255.
Watson, David (1982). "The actor and the observer: How are their perceptions of causality diverg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2 (3): 682–700. doi:10.1037/0033-2909.92.3.682. Page 698.
Robins et al. 1996, p. 376.
Fiske, S. T., & Taylor, S. E. (1991). Social Cognition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p. 73.
Aronson, E. (2011). The Social Animal (11th ed.). New York, NY: Worth Publishers. p. 166. ISBN 9781429233415.
Malle 2006, p. 895.
Buss, Allan (1978). "Causes and reasons in attribution theory: A conceptual critiqu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6 (11): 1311–1321. doi:10.1037/0022-3514.36.11.1311.
For a review, see Malle 2011.
Kiesler, Lee & Kramer 2006.
Malle 2011.
Krull Douglas S., Michelle Hui-Min Loy, Jennifer Lin, Ching-Fu Wang, Suhong Chen, and Xudong Zhao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Vol 25, Issue 10, pp. 1208 - 1219 October 1, 1999
Li Y, Johnson K, Cohen A, Williams M, Knowles E, Chen Z. Fundamental(ist) attribution error: Protestants are dispositionally focus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February 2012
Ross, Lee (1977). "The intuitive psychologist and his shortcomings: Distortions in the attribution proces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0. pp. 173–220. doi:10.1016/S0065-2601(08)60357-3. ISBN 9780120152100.
Nisbett, Richard E.; Wilson, Timothy D. (1977). "Telling more than we can know: Verbal reports on mental processes".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3): 231–259. doi:10.1037/0033-295x.84.3.231.
Malle et al. 2007, p. 508.
Robins et al. 1996, p. 387.
Malle 2006, p. 896.
Van der Pligt, Joop (1983). "Actors' and Observers' attributions, self-serving bias and positivity bia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 (1): 95–104. doi:10.1002/ejsp.2420130107.
Gilbert, Daniel; Malone, Patrick (1995). "The correspondence bia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 (1): 21–38. doi:10.1037/0033-2909.117.1.21. PMID 7870861.
Bibliography
Early research
Heider, Fritz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Jones, Edward; Nisbett, Richard (1971). The actor and the observer: Divergent perceptions of the causes of behavior. New York: General Learning Press.
Miller, Dale T.; Norman, Stephen A. (1975). "Actor-observer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effective contr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 (3): 503–515. doi:10.1037/h0076485.
Nisbett, Richard; Caputo, Craig; Legant, Patricia; Marecek, Jeanne (1973). "Behavior as seen by the actor and as seen by the observ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7 (2): 154–164. CiteSeerX 10.1.1.462.8884. doi:10.1037/h0034779.
Storms, Michael (1973). "Videotape and the attribution process: Reversing actors' and observers' points of view".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7 (2): 165–175. doi:10.1037/h0034782. PMID 4723963.
Later research
Critcher, Clayton; Inbar, Yoel; Pizarro, David (2012). "How quick decisions illuminate moral character". Social Psychology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4 (3): 308–315. CiteSeerX 10.1.1.681.784. doi:10.1177/1948550612457688.
Kiesler, Sara; Lee, Shang-Lin; Kramer, Adam (2006). "Relationship effects in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s of nonhuman behavior". Anthrozoös. 19 (4): 335–352. doi:10.2752/089279306785415448.
Krueger, Joachim; Ham, Jacob; Linford, Kirsten (1996). "Perceptions of behavioral consistency: Are people aware of the actor-observer effect?". Psychological Science. 7 (5): 259–264. doi:10.1111/j.1467-9280.1996.tb00371.x.
Malle, Bertram; Knobe, Joshua (1997). "Which behaviors do people explain? A basic actor-observer asymmet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 (2): 288–304. doi:10.1037/0022-3514.72.2.288.
Malle, Bertram (1999). "How people explain behavior: A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3 (1): 23–48. doi:10.1207/s15327957pspr0301_2. PMID 15647146.
Malle, Bertram (2004). How the Mind Explains Behavior: Folk Explanations, Meaning, and Social Interaction. MIT Press. ISBN 9780262134453.
Malle, Bertram (2006). "The actor-observer asymmetry in causal attribution: A (surprising)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2 (6): 895–919. doi:10.1037/0033-2909.132.6.895. PMID 17073526.
Malle, Bertram; Knobe, Joshua; Sarah, Nelson (2007). "Actor-observer asymmetries in explanations of behavior: New answers to an old ques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3 (4): 491–514. doi:10.1037/0022-3514.93.4.491. PMID 17892328.
Malle, Bertram (2011). "Time to give up the dogmas of attribution: An alternative theory of behavior explanation" (PDF).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PDF). 44. pp. 297–352. doi:10.1016/B978-0-12-385522-0.00006-8. ISBN 9780123855220.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5-11-23.
O'Laughlin, Matthew J.; Malle, Bertram F. (2002). "How people explain actions performed by groups and individu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 (1): 33–48. doi:10.1037/0022-3514.82.1.33. PMID 11811632.
Robins, Richard W.; Spranca, Mark D.; Mendelsohn, Gerald A. (1996). "The actor-observer effect revisited: Effect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repeated social interactions on actor and observer attribu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2): 375–389. doi:10.1037/0022-3514.71.2.375. PMID 8765487.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hoi, Incheol; Nisbett, Richard (1998). "Situational Salienc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Correspondence Bias and Actor-Observer Bia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4 (9): 949–960. doi:10.1177/0146167298249003.
Masuda, Takahiko; Nisbett, Richard (2001). "Attending holistically versus analytically: Comparing the context sensitivity of Japanese and America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 (5): 922–934. doi:10.1037/0022-3514.81.5.922. PMID 1170856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Copyright © 2011-2024 东莞市珍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Powered by zhentun.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