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也称为“脊髓前部综合征”)是由脊髓前部缺血引起的综合征,导致脊髓前三分之二的功能丧失。受影响的区域包括皮质脊髓下降道,脊髓丘脑上升道和植物纤维。其特征在于相应的运动功能丧失,疼痛和温度感觉丧失以及低血压。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脊髓梗死形式。前脊髓受梗死的风险增加,因为它是由单个前脊髓动脉提供的,与具有由两个后脊髓动脉提供的后脊髓不同,它的侧支很少。 
 
 
前索综合征是中心图 
 
内容 
1 体征和症状 
2 原因 
3 解剖 
4 诊断 
5 治疗 
6 命名 
7 参考 
 
体征和症状 
由于皮质脊髓束中断,在病变水平以下完全运动麻痹 
由于脊髓丘脑束的中断,在病变水平及以下的疼痛和温度感觉丧失 
完整的背柱保留了本体感觉和振动感觉 
可能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低血压(体位性或坦率性低血压),性功能障碍和/或肠和膀胱功能障碍 
患有前索综合征的人也可能出现反射失调,松弛的内部和外部肛门括约肌,尿retention留和肠梗阻。 
症状通常会很快发生,并且通常会在最初损坏后的一小时内出现。症状发作后10-15小时,MRI可以检测到损伤的程度和位置。可以使用弥散加权成像,因为它能够在症状发作的几分钟内识别损伤。 
 
临床特征包括轻瘫或四肢瘫痪(取决于受伤程度)以及疼痛和温度感觉受损。由于皮质脊髓束的中断以及在病变水平及以下的疼痛和温度感觉的丧失,病变水平以下的运动完全麻痹。本体感受和振动感觉得以保留,因为它位于脊髓的背侧。 
 
原因 
由于主动脉分支供应前脊髓动脉,最常见的原因是主动脉内供血不足。这些包括主动脉瘤,解剖,对主动脉的直接创伤,手术和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脊柱后凸畸形,脊柱损伤和瘤形成均可能导致前路脊髓动脉阻塞导致局部缺血,从而导致前路脊髓综合征。其他原因包括血管炎,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病,减压病以及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疾病。最大的输精管(称为Adamkiewicz的动脉)中的任何栓子或血栓都可能导致脊髓前综合征。这是大规模咯血中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最令人担忧的并发症,尽管这种情况很少见。 
 
解剖学 
主条目:脊髓前动脉 
脊髓的前部由脊髓前动脉供应。它开始于大孔,两个椎动脉的分支沿着前脊髓退出,合并和下降。当脊髓前动脉在下方行进时,它会收到主要来自主动脉的分支。最大的主动脉分支是Adamkiewicz的动脉。 
 
诊断 
核磁共振 
 
治疗 
根据前脐带综合症的主要原因确定治疗方法。当确定了前索综合征的诊断时,预后很不幸。死亡率约为20%,其中50%的患有前索综合征的人的症状变化很小或没有变化。 
 
别名 
它也被称为“贝克氏综合症”。 
 
参考 
 Schneider, Gregory S. (2010). "Anterior spinal cord syndrome after initiation of treatment with atenolol". 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38 (5): e49–e52. doi:10.1016/j.jemermed.2007.08.061. PMID 18597977. 
 Foo, D; Rossier, AB (Feb 1983). "Anterior spinal artery syndrome and its natural history". Paraplegia. 21 (1): 1–10. doi:10.1038/sc.1983.1. PMID 6835686. 
 Wheele's Orthopedics 
 Cheshire, WP; Santos, CC; Massey, EW; Howard JF, Jr (Aug 1996). "Spinal cord infarction: etiology and outcome". Neurology. 47 (2): 321–30. doi:10.1212/wnl.47.2.321. PMID 8757000. 
 Cheung, AT; Weiss, SJ; McGarvey, ML; Stecker, MM; Hogan, MS; Escherich, A; Bavaria, JE (Aug 2002). "Interventions for reversing delayed-onset postoperative paraplegia after thoracic aortic reconstruction". 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74 (2): 413–9, discussion 420–1. doi:10.1016/s0003-4975(02)03714-1. PMID 12173822. 
 Yoon, Woong; Kim, Jae Kyu; Kim, Yun Hyun; Chung, Tae Woong; Kang, Heoung Keun (2002). "Bronchial and Nonbronchial Systemic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Life-threatening Hemoptysi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Radiographics. 22 (6): 1395–1409. doi:10.1148/rg.226015180. PMID 12432111. 
 synd/755 at Who Named It? 
 Beck, Karl (1951–1952). "Das Syndrom des Verschlusses der vorderen Spinalarterie". Deutsche Zeitschrift für Nervenheilkunde. 167 (3): 164–186. doi:10.1007/BF002427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