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左脚长时间站立肿胀。 
 
患者数据 
年龄:60 岁 
性别:男 
左脚 
X 光检查 
 
 
正面 
 
 
 
侧面 
 
 
 
斜面 
跗骨、跖骨和指骨软组织肿胀和骨质溶解及糜烂改变。 
 
左脚 
MRI 
 
 
轴向 PD 
脂肪饱和度 
 
 
 
矢状面 
T2 
 
 
 
矢状面 
T1 
 
 
 
轴向 
T1 
 
 
 
冠状面 PD 
脂肪饱和度 
 
 
 
冠状面 
T1 
 
 
 
冠状面 
T2 
 
 
 
轴向 PD 
脂肪饱和度 
“圆中点”征象对应于中心球形低信号(颗粒),周围为高信号(肉芽肿),周围为低信号基质,代表纤维组织。 
 
宏观检查: 
 
标本包括 4 毫米宽和 5 毫米深的单次皮肤穿刺活检。 
 
显微镜检查: 
 
皮肤切片显示角化过度、纤维化和混合炎症浸润。病灶显示具有嗜碱性辐射丝状结构的细菌,产生 Splendore-Hoeppli 现象。这些特征提示葡萄状放线菌感染。未见发育不良或恶性肿瘤的证据。 
 
组织化学染色: 
 
PAS:突出显示丝状生物 
 
Grocott:切掉 
 
Brown-Brenn:突出显示丝状生物 
 
病例讨论 
放线菌病或马杜拉足是一种影响皮下组织的隐匿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疾病。土壤中存在的多种生物分为两类,可引起足菌肿。这两类是真真菌和放线菌,即放线菌目中的丝状细菌。 
 
足菌肿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由皮下组织和骨骼的慢性感染引起。放线菌肿是足菌肿的细菌形式,其特征是进行性肉芽肿性炎症、窦道形成和骨骼受累。虫蚀骨溶解、骨膜增厚的放射学表现和 MRI 的“圆中点”征可诊断出晚期疾病。将放线菌肿与骨髓炎、结核病或肿瘤区分开来至关重要,因为治疗策略有很大不同。 
 
患者的 MRI 表现是“圆中点”征的典型表现,对应于中心球形低信号(颗粒),周围是高信号(肉芽肿),周围是代表纤维组织的低信号基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