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液体疗法 一、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 (一)、休液总量和分布 1、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 2、变化的是间质液 3、血浆及细胞内液保持相对恒定 (二)、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1、细胞外液:NA+、CL-、Hco3-、组成NA+占阳离子总量90% 2、细胞内液:K+、MG2+、HPO42-、K+大部分处离解状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3、新生儿:K+、CL-、HPO42-及乳酸偏高,NA+、CA2+、HCO3偏低,余同成人 1、水的需要量大:a、细胞组织增长时积蓄水分;b、代谢旺盛,耗水量大;c、不显性失水多;d、小儿活动量大    小儿每日水的需要量表   2、水的交换率快:  婴儿每日水的交换量约等于细胞液的1/2,而成人仅1/7,婴儿水交换率比成人快3-4倍。婴儿对缺水的耐受力比成人差,易发生脱水。  3、水的调节功能不成熟:年龄越小,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愈不成熟,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A、水的紊乱 1、水中毒 2、脱水:         (1)定义:指水的摄入不足和(或)丢失过多,致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减少,还伴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2)程度:指患病后的累积体液损失量,即病前体重与诊时体重之差。分轻、中、重度。 (3)性质:指现在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a、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多见                          b、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少见                                  c、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罕见 轻、中、重度脱水的临床特点表        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特点表 B、电解质紊乱 1、低钾血症:(1)、定义:血钾浓度<3.5 mmol/L时为低钾血症   (2)、病因  ①摄入不足  长期不能进食 ②丢失过多  肾脏排钾过多:酸中毒、利尿剂、肾炎多尿期 ③异常分布  碱中毒、胰岛素治疗钾向细胞内转移 (3)、临床表现      ③肾脏损害:多尿、夜尿、口渴、多饮。 (4)、治 疗  
a、治疗原发病
  
b、口服补钾:3-4mmol/kg(200-300mg/kg)
  
c、静脉补钾:4-6mmol/kg(300-450mg/kg)
     ①浓度:0.2%,≯0.3%     ②速度:≮8小时/每天     ③时间:持续4-6天     ④见尿补钾    2、高钾血症 C、酸碱紊乱 1、代谢性酸中毒 (1)病因:     ①碱性物质丢失:严重腹泻,小肠、胰、胆管引流.     ②产酸过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食不足或吸收不良所致的饥饿性酮症.     ③排酸障碍:肾功衰 (2)临床表现:呼吸深大,口唇樱红、苍白或紫绀,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昏睡,进一步加重出现心力衰竭、休克。同时[H+]进入细胞内,[K+]向细胞外转移,促发心率失常. 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特点 (1)处理(补充碱剂) ①公式计算碱剂需要量:(先给1/2量) mmol=(22-测得HCO3根)mmol/L×0.6×体重(kg) mmol=(-BE)×0.3×体重(kg) ②暂按提高血浆HCO3根5mmol/L计算: 5%碳酸氢钠5ml/kg或11.2%乳酸钠3ml/kg 2、代谢性碱中毒 3、呼吸性酸中毒 4、呼吸性碱中毒 三、液体疗法常用溶液 (1)、非电解质溶液 (2)、电解质溶液 (3)、混合溶液 (4)、口服补液的溶液 液体疗法常用液体  混合液组成及用途 张力计算: 2︰3 ︰1溶液 张力=2+1/2+3+1=3/6=1/2 4︰3 ︰2溶液 张力=4+2/4+3+2=6/9=2/3 口服补液盐配方     四、液体疗法基本原则“一、二、三、四” (1)、一个计划  一个24小时计划 (2)、二个步骤  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 (3)、三个确定  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骤。 (4)、四句话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 ,            见尿补钾,随时调整。 三定原则  “一”定补液量表:  |  | 轻30-50ml/kg 中50-100 ml/kg  重100-120ml/kg 
  |   |  |  |   |  |  |  
     三定原则“二”定液体性质 三定原则“三”定补液速度和步骤  |  |   |   |   |   |   | 一步:扩容阶段 2:1等张含钠液或1.4%碳酸钠液20ml/kg(总量<300ml),30-60分钟内滴完  |   |   |   |   |  
 a、质的补充 1、钠 2、钾 3、钙 b、酸碱平衡紊乱 补充碱剂纠正酸中毒  
1、按公式计算
  
2、按提高5mmol/L CO2CP计算
  |